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3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属于放水闸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闸墩,所述闸墩的正面开设有通水口,所述闸墩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位于通水口前方的防堵塞组件,所述闸墩的顶部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通水口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水口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闸墩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依次贯穿闸墩和第一凹槽并固定连接有闸门本体,所述闸门本体贯穿通水口并与密封组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堵塞组件,可有效阻拦水中的漂浮物在开闸时随水流进入放水闸中,避免关闸后由于漂浮物滞留使关闸后的密封效果不好,存在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
本技术涉及放水闸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
技术介绍
水闸是建在河道、渠道及水库、湖泊岸边,具有挡水和泄水功能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抬高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需要调节流量。现有的放水闸排水时,水中的漂浮物易随着水流进入放水闸中滞留,从而导致关闭闸门后,出现漏水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其优点在于可阻拦漂浮物,避免漂浮物随水流进入放水闸中。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包括闸墩,所述闸墩的正面开设有通水口,所述闸墩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位于通水口前方的防堵塞组件,所述闸墩的顶部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通水口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水口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闸墩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依次贯穿闸墩和第一凹槽并固定连接有闸门本体,所述闸门本体贯穿通水口并与密封组件相接触,所述通水口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闸门本体后方的水力发电机,所述闸墩的内壁设置有蓄电池。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缠绕有连接钢绳,所述连接钢绳的一端和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绳的另一端和防堵塞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锥形凸起,所述连接架的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横杆。进一步的,所述水力发电机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和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为橡胶材料构件。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设置防堵塞组件,可有效阻拦水中的漂浮物在开闸时随水流进入放水闸中,避免关闸后由于漂浮物滞留使关闸后的密封效果不好,存在漏水的情况,通过启动液压杆,使液压杆带动闸门本体向上移动,使水流可通过通水口流出,此过程中,水中的漂浮物随水流向通水口移动,第二连接杆可有效的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进入通水口101中,例如水瓶等由于没有水流的带动,锥形凸起可有效将水草等漂浮物阻挡,关闭闸门本体后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由于自身的重量慢慢下沉,停留在横杆之间,操作人员只需定期对防堵塞组件进行清理,即可有效的避免由于漂浮物滞留导致关闸后的密封效果不好导致漏水的情况发生;(2)提升组件的设置是用于定期清理阻拦的漂浮物,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转轮转动,从而使连接钢绳缠绕在转轮上,随转轮转动时带动防堵塞组件上升,再对防堵塞组件上缠绕的漂浮物进行清理,此过程结束后,再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轮反向旋转,使缠绕的在转轮上的连接钢绳松开,在防堵塞组件自身的重力下,将缠绕的连接钢绳拉伸,防堵塞组件沿着预设的滑槽下滑至通水口前方,再关闭的伺服电机,直至下次清理重复上述操作;(3)密封组件的设置是避免了随水流带来的淤泥在关闭闸门本体后,停留在第二凹槽内,导致密封效果下降,从而出现漏水的情况,通过开启液压杆,使液压杆带动闸门本体向上移动,使水可通过通水口流出,在液压杆带动闸门本体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弹簧失去压力的影响,带动第一连接杆沿着复位槽上升,从而带动密封块沿着第二凹槽向上滑动,直至与第二凹槽的水平位置,防止了淤泥进入第二凹槽内,通过液压杆关闭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向下移动,挤压密封块,从而通过密封块使第一连接杆沿着复位槽下降,从而挤压弹簧使弹簧压缩,直至底部,进一步提升了密封的效果,避免了漏水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闸墩;2、提升组件;3、液压杆;4、闸门本体;5、密封组件;6、水力发电机;7、蓄电池;8、防堵塞组件;101、通水口;102、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201、伺服电机;202、转轮;203、连接钢绳;501、复位槽;502、弹簧;503、第一连接杆;504、密封块;801、连接架;802、第二连接杆;803、锥形凸起;804、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包括闸墩1,闸墩1的正面开设有通水口101,闸墩1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位于通水口101前方的防堵塞组件8,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提升组件2,通水口101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02,通水口101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3,第二凹槽103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组件5,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依次贯穿闸墩1和第一凹槽102并固定连接有闸门本体4,闸门本体4贯穿通水口101并与密封组件5相接触,通水口10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闸门本体4后方的水力发电机6,闸墩1的内壁设置有蓄电池7。参阅图1和图2,提升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01,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轮202,转轮202的表面缠绕有连接钢绳203,连接钢绳203的一端和转轮202固定连接,连接钢绳203的另一端和防堵塞组件8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01,使伺服电机201带动转轮202转动,从而使连接钢绳203缠绕在转轮202上,随转轮202转动时带动防堵塞组件8上升,再对防堵塞组件8上缠绕的漂浮物进行清理,此过程结束后,再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01带动转轮202反向旋转,使缠绕的在转轮202上的连接钢绳203松开,在防堵塞组件8自身的重力下,将缠绕的连接钢绳203拉伸,防堵塞组件8沿着预设的滑槽下滑至通水口101前方,再关闭的伺服电机201,直至下次清理重复上述操作。参阅图1、图2和图3,防堵塞组件8包括连接架801,连接架8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802,第二连接杆8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锥形凸起803,连接架801的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横杆804,第二连接杆80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包括闸墩(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1)的正面开设有通水口(101),所述闸墩(1)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位于通水口(101)前方的防堵塞组件(8),所述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提升组件(2),所述通水口(101)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所述通水口(101)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3),所述第二凹槽(103)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组件(5),所述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依次贯穿闸墩(1)和第一凹槽(102)并固定连接有闸门本体(4),所述闸门本体(4)贯穿通水口(101)并与密封组件(5)相接触,所述通水口(10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闸门本体(4)后方的水力发电机(6),所述闸墩(1)的内壁设置有蓄电池(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包括闸墩(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1)的正面开设有通水口(101),所述闸墩(1)的正面滑动连接有位于通水口(101)前方的防堵塞组件(8),所述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提升组件(2),所述通水口(101)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02),所述通水口(101)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3),所述第二凹槽(103)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组件(5),所述闸墩(1)的顶部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依次贯穿闸墩(1)和第一凹槽(102)并固定连接有闸门本体(4),所述闸门本体(4)贯穿通水口(101)并与密封组件(5)相接触,所述通水口(10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闸门本体(4)后方的水力发电机(6),所述闸墩(1)的内壁设置有蓄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抗洪用供水库放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轮(202),所述转轮(202)的表面缠绕有连接钢绳(203),所述连接钢绳(203)的一端和转轮(2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绳(203)的另一端和防堵塞组件(8)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恒耀陈永涛张家光唐开银
申请(专利权)人:海绵山水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