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3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包括安装铝座,安装铝座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及第三安装座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座部的第一远光灯总成,固定于第二安装座部的第二远光灯总成,及固定于第三安装座部的第三近光灯总成;位于安装铝座外侧的日行灯总成,日行灯总成由安装铝座下侧围设至部分上侧;位于日行灯总成外侧的转向灯总成;罩设安装的装饰外框;固定于安装铝座后侧的后灯座壳体;以及盖设于装饰外框且固定于后灯座壳体的前灯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铝座阶梯分布成三块,分别安装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及第三近光灯总成,避免相互干扰,增强配光效果,同时加强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前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中汽车灯具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使用人群,不再单纯只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多功能性需求越来越注重。对于前组合灯,由于包含有多种功能灯,如远光灯、近光灯等等;对于他们之间的安装可能会比较紧凑,相互之间配光产生干扰,影响警示性能,而且密封性、散热性也较差,缺乏一种配光更加优良,散热性好的前组合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用于避免以往汽车前组合灯布局紧凑,相互之间配光产生干扰,散热性较差的麻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包括安装铝座,安装铝座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及第三安装座部,且第二安装座部位于第一安装座部后侧,第三安装座部位于第二安装座部后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座部的第一远光灯总成,固定于第二安装座部的第二远光灯总成,及固定于第三安装座部的第三近光灯总成;位于安装铝座外侧的日行灯总成,日行灯总成由安装铝座下侧围设至部分上侧;位于日行灯总成外侧的转向灯总成;罩设安装的装饰外框,装饰外框裸露出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第三近光灯总成、日行灯总成、及转向灯总成;固定于安装铝座后侧的后灯座壳体;以及盖设于装饰外框且固定于后灯座壳体的前灯罩。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及第三安装座部阶梯设置,且第一安装座部与第二安装座部的阶梯高度小于第二安装座部与第三安装座部的阶梯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及第三近光灯总成都设置为透镜大灯,且第一远光灯总成与第二远光灯总成的透镜设置为矩形透镜,第三近光灯总成的透镜设置为圆形透镜。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及第三近光灯总成后侧设置有散热翅片,且第三近光灯总成还设有散热风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饰外框通过八边形孔裸露出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及第三近光灯总成的透镜。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饰外框具有罩设日行灯总成的多个间隔装饰凸块,间隔装饰凸块靠近转向灯总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灯罩上端具有朝外的延伸翻边,延伸翻边表面设有多个钉柱,钉柱用于包覆固定皮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安装铝座阶梯分布成三块,分别安装第一远光灯总成、第二远光灯总成,及第三近光灯总成,避免相互干扰,增强配光效果,同时加强散热。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散热的汽车前灯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铝座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铝座10,第一安装座部11,第二安装座部12,第三安装座部13,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第三近光灯总成23,日行灯总成30,转向灯总成40,装饰外框50,八边形孔51,间隔装饰凸块52,后灯座壳体60,前灯罩70,延伸翻边71,钉柱72,散热翅片81,散热风扇8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内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散热的汽车前灯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铝座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包括安装铝座10,安装铝座1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部11、第二安装座部12、及第三安装座部13,且第二安装座部12位于第一安装座部11后侧,第三安装座部13位于第二安装座部12后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座部11的第一远光灯总成21,固定于第二安装座部12的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固定于第三安装座部13的第三近光灯总成23;位于安装铝座10外侧的日行灯总成30,日行灯总成30由安装铝座10下侧围设至部分上侧;位于日行灯总成30外侧的转向灯总成40;罩设安装的装饰外框50,装饰外框50裸露出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第三近光灯总成23、日行灯总成30、及转向灯总成40;固定于安装铝座10后侧的后灯座壳体60;以及盖设于装饰外框50且固定于后灯座壳体60的前灯罩7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安装铝座10由金属铝制成,质轻散热性好。其中第一安装座部11、第二安装座部12、及第三安装座部13阶梯设置,且第一安装座部11与第二安装座部12的阶梯高度小于第二安装座部12与第三安装座部13的阶梯高度,使得配合装配的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第三近光灯总成23也成阶梯分布,前后趋向排列,互不干扰,使得配光更为均匀。而且第一远光灯总成21与第二远光灯总成22前后间隔距离较小,且相对位于前侧,实现远光配合,加强照明警示效果。第三近光灯总成23阶梯间隔较大,保证充足的散热空间,且避免配光干扰,应用更为方便。日行灯总成30成勾状,分布于安装铝座10的外侧,包围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第三近光灯总成23,且相对靠外围设,即由安装铝座10下侧靠外围设至部分上侧,美观性强,且隔离独立式设计,散热性好。转向灯总成40位于侧面,实现转向警示功能。装饰外框50实现灯框安装,并裸露出光源,提高美观性。后灯座壳体60与前灯罩70完成汽车前灯的前后装配,加强防护和密封效果。优选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第三近光灯总成23都设置为透镜大灯,且第一远光灯总成21与第二远光灯总成22的透镜设置为矩形透镜,利于远光直射,提高远处照明效果,第三近光灯总成23的透镜设置为圆形透镜,利于近光折射,提高近处照明效果。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第三近光灯总成23后侧设置有散热翅片81,且第三近光灯总成23还设有散热风扇82。装饰外框50通过八边形孔51裸露出第一远光灯总成21、第二远光灯总成22,及第三近光灯总成23的透镜,八边形孔51外观性好,更为时尚流行。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装饰外框50具有罩设日行灯总成30的多个间隔装饰凸块52,间隔装饰凸块52靠近转向灯总成40,实现日行灯总成30的外部造型凸出,提高美观性。前灯罩70上端具有朝外的延伸翻边71,延伸翻边71表面设有多个钉柱72,钉柱72用于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铝座,所述安装铝座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及第三安装座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座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后侧,所述第三安装座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后侧;/n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部的第一远光灯总成,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第二远光灯总成,及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座部的第三近光灯总成;/n位于所述安装铝座外侧的日行灯总成,所述日行灯总成由所述安装铝座下侧围设至部分上侧;/n位于所述日行灯总成外侧的转向灯总成;/n罩设安装的装饰外框,所述装饰外框裸露出所述第一远光灯总成、所述第二远光灯总成、所述第三近光灯总成、所述日行灯总成、及所述转向灯总成;/n固定于所述安装铝座后侧的后灯座壳体;以及/n盖设于所述装饰外框且固定于所述后灯座壳体的前灯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铝座,所述安装铝座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及第三安装座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座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后侧,所述第三安装座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后侧;
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部的第一远光灯总成,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第二远光灯总成,及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座部的第三近光灯总成;
位于所述安装铝座外侧的日行灯总成,所述日行灯总成由所述安装铝座下侧围设至部分上侧;
位于所述日行灯总成外侧的转向灯总成;
罩设安装的装饰外框,所述装饰外框裸露出所述第一远光灯总成、所述第二远光灯总成、所述第三近光灯总成、所述日行灯总成、及所述转向灯总成;
固定于所述安装铝座后侧的后灯座壳体;以及
盖设于所述装饰外框且固定于所述后灯座壳体的前灯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的汽车前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部、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及所述第三安装座部阶梯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座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阶梯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部与所述第三安装座部的阶梯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新华徐才吴海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