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惠波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伺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24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伺服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所述阀体内侧壁上开设有控油腔,所述进油腔的两端与连接管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腔之间相连通,通过受力片的设置,在进油的过程中,液压油将阻油板顶开,同时在液压油的流动作用下,将会使得受力片转动,进而使得阻油板转动,对进入的液压油进行阻拦与旋转分流的工作,降低液压油进入的流速,防止液压油进入阀体内部时流速过快,减轻液压油在高流速进入的情况下,对设备内部造成过高的压力冲击,避免内部管道出现爆裂,确保设备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伺服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阀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伺服阀。
技术介绍
液压伺服阀分为机液伺服阀、电液伺服阀,机液伺服阀是将小功率的机械动作转变为液压输出量(流量或压力)的机液转换元件,机液伺服阀大都是滑阀式结构,在船舶的舵机、机床的仿形装置、飞机的助力器上应用最早,电液伺服阀是将电量转变成液压输出量的电液转换元件,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2001410U中公开了一种液压伺服阀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至少包括伺服阀的功率级滑阀控制腔和功率级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功率级滑阀控制腔内安装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与功率级滑阀阀芯的端侧面相对接,另一端与功率级滑阀控制腔内端面相对接,该复位机构可使得伺服油缸的活塞杆在出现伺服阀内部反馈杆发生断裂、伺服阀的喷嘴因污染被堵、或伺服阀的供油液压源突然掉压,伺服阀失去先导压力等故障时处于预知、安全的工作位置,然而在液压伺服系统中,伺服阀故障的大多数是由油液污染造成的,少部分是由压力冲击和电气系统短路等原因所引起的,所以伺服阀的故障分析与排除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控制液压油进入的清洁度、降低液压系统的冲击和防止电气系统短路等,在使用的过程中,油量的流速过快,伺服阀内部很有可能会受到过高的压力,从而导致管道爆裂的情况,伺服阀在使用时,仅能够对进油过滤,如果过滤板阻塞,将会使内部液压油持续产生压力,造成伺服阀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压伺服阀,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br>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伺服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所述阀体内侧壁上开设有控油腔,所述控油腔的两端与连接管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进油腔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底端延伸至阀体的底部,所述控油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延伸至阀体的底部,所述控油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延伸至阀体的底部,所述控油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延伸至阀体的底部,所述进油腔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顶部与控油腔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阀芯,所述控油腔的顶部开设有接通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接通管的内侧壁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壳体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衔铁,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油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上滑动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油板,所述阻油板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受力片,所述阻油板的左侧开设有过滤清灰机构,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力机构。优选地,所述过滤清灰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阻油板左侧壁上的敲击杆,连接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敲击杆的端部贯穿过滤板,所述敲击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敲击块。优选地,所述弹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环右侧壁上的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与弹簧管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与控油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滑动板的外侧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受力片弧型。优选地,所述弹簧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弹簧为弹力弹簧。优选地,所述敲击块的端部为圆形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受力片的设置,在进油的过程中,液压油将阻油板顶开,同时在液压油的流动作用下,将会使得受力片转动,进而使得阻油板转动,对进入的液压油进行阻拦与旋转分流的工作,降低液压油进入的流速,防止液压油进入阀体内部时流速过快,减轻液压油在高流速进入的情况下,对设备内部造成过高的压力冲击,避免内部管道出现爆裂,确保设备稳定使用。2、通过阻油板、弹力机构的配合使用,在液压油进入时,将阻油板顶开,敲击杆将会随着阻油板向左侧移动,当设备停止使用,无油进入时,阻油板将会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快速回复,进而使得敲击杆带着敲击块回复,敲击在过滤板上,将附着在过滤板上的杂质击落,防止长期使用将过滤板上蓄积过多杂质,避免了内部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内部管道发生爆裂的情况,确保设备进油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B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伺服阀的部分结构展开图。图中:1阀体、2壳体、3进油管、4进油腔、5连接管、6控油腔、7阀芯、8第一连接管、9出油管、10第二连接管、11连通口、12磁铁、13衔铁、14滑动板、15固定板、16转动环、17转动杆、18阻油板、19受力片、20弹簧管、21弹簧、22敲击杆、23敲击块、24过滤板、25接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液压伺服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阀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进油腔4,进油腔4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5,阀体1内侧壁上开设有控油腔6,控油腔6的两端与连接管5之间相连通,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3,进油管3与进油腔4之间相连通,进油管3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9,出油管9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0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进油腔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11,连通口11的顶部与控油腔6之间相连通,控油腔6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阀芯7,阀芯7的外侧壁与控油腔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控油腔6的顶部开设有接通管25,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接通管25的内侧壁之间相连通,壳体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12,壳体2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外侧壁与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滑动板14的顶部设置有衔铁13,滑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通过控制磁场12内部衔铁13的偏转,使得滑动板14移动,进而带动挡板移动,挡板14向左侧移动,堵住左侧连接管5管口时,阀芯7两端将会产生压力差,这将会使得阀芯在压力的作用向右侧移动,此时,液压油将会从第一连接管8中流出,第二连接管10则会与出油口9向连通,当控制磁场12内部衔铁13的偏转,使得挡板14向右侧移动,堵住右侧连接管5管口时,阀芯7两端产生的压力差将会使得阀芯7向左侧移动,此时液压油将会在第二连接口10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伺服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阀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进油腔(4),所述进油腔(4)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5),所述阀体(1)内侧壁上开设有控油腔(6),所述控油腔(6)的两端与连接管(5)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与进油腔(4)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油管(3)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8)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9),所述出油管(9)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进油腔(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11),所述连通口(11)的顶部与控油腔(6)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6)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阀芯(7),所述控油腔(6)的顶部开设有接通管(25),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接通管(25)的内侧壁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12),所述壳体(2)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顶部设置有衔铁(13),所述滑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油腔(4)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6),所述固定板(15)的内侧壁上滑动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油板(18),所述阻油板(18)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受力片(19),所述阻油板(18)的左侧开设有过滤清灰机构,所述转动环(1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力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伺服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阀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进油腔(4),所述进油腔(4)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5),所述阀体(1)内侧壁上开设有控油腔(6),所述控油腔(6)的两端与连接管(5)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与进油腔(4)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油管(3)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8)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9),所述出油管(9)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控油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的底端延伸至阀体(1)的底部,所述进油腔(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11),所述连通口(11)的顶部与控油腔(6)之间相连通,所述控油腔(6)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阀芯(7),所述控油腔(6)的顶部开设有接通管(25),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接通管(25)的内侧壁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12),所述壳体(2)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顶部设置有衔铁(13),所述滑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油腔(4)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6),所述固定板(15)的内侧壁上滑动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阻油板(18),所述阻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波
申请(专利权)人:陈惠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