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20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主要内容为:所述套筒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套筒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空化器的顶面上且套筒底面与空化器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齿形垫片组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且每个机翼形叶片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径向孔且出气狭缝与径向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十分方便,既实现了空化器的轴向进气,又同时实现了空化器的径向进气,而且通过改变齿形垫片组的厚度来调节微纳米气泡的粒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
技术介绍
好氧生物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最为常见的处理单元,曝气器是该单元核心设备。曝气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水体进行充氧,保证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防止污泥沉降,保证空气与污泥、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接触。现有的主要曝气器类型存在如下问题:(1)气液混合位置位于装置内轴末端的后缘点,尽管负压较大,利于进气,但此处速度很小(即半径为零,故周向速度趋于零),不利于水流对气流的剪切,气体流出后容易形成连续气柱,不利于离散气泡的生成;(2)进气至气液混合位置的管路过长,会造成一部分负压损失;或者进气元件位于上游流场中,会对水流流动产生不利影响;(3)装置为一体化,一旦在污水处理中堵塞,不易清理,造成装置失效;(4)气泡粒径不可控,生成的气泡尺寸大且在水体的分布不均匀;(5)装置不具备紊流增强结构,曝气器内流场紊乱程度不够,不利于水流对气体的剪切和气泡均匀地分布;(6)部分曝气装置中具有如加压溶气等设备,在大水体处理,尺寸放大后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材料强度和加工方式具有很高要求;(7)部分装置主要依靠较小通流截面来产生高速水流,形成负压吸入气体,并对气体进行剪切,因此原理上装置难以整体放大,不能满足大水体处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十分方便,既实现了空化器的轴向进气,又同时实现了空化器的径向进气,而且通过改变齿形垫片组的厚度来调节微纳米气泡的粒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包括空化器、套筒、顶丝、齿形垫片组、定位销、进气槽、扇形凹槽、机翼形叶片和出气狭缝,所述套筒中心轴线处由中心圆柱孔和中心锥孔组成且中心圆柱孔位于中心锥孔上端,所述套筒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所述套筒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空化器的顶面上且套筒底面与空化器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组,所述齿形垫片组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且每个机翼形叶片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径向孔且出气狭缝与径向孔连通,所述顶丝安装在空化器上的径向孔里,所述齿形垫片组上设有扇形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齿形垫片组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4个扇形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齿形垫片组上中心处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化器底部设有环形圆柱定位凸台。本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采用自吸式进气结构,空化器轴线处产生负压,套筒内的空气通过进气槽进入到空化器内,这样一部分空气通过套筒与空化器之间的齿形垫片组上的扇形凹槽内进行气体的剪切来产生微气泡,从而实现轴向进气产生微气泡;另一部分空气通过空化器内的径向孔经由机翼形叶片上的出气狭缝进行气体的剪切来产生微气泡,从而实现径向进气产生微气泡;装置为装配式,便于清洗;径向孔外侧位于空化器外壁上设有锥孔,锥孔平时在装置工作时,采用顶丝封堵,便于使用时间久以后径向孔内壁上出现粘接有其它物质,此时可以打开顶丝,通过对锥孔处通气可对径向孔内壁进行清理;通过改变齿形垫片组的厚度来控制产生微气泡的粒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包括:空化器、套筒、顶丝、齿形垫片组、定位销、进气槽、扇形凹槽、机翼形叶片和出气狭缝,所述套筒中心轴线处由中心圆柱孔和中心锥孔组成且中心圆柱孔位于中心锥孔上端,所述套筒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所述套筒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空化器的顶面上且套筒底面与空化器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组,所述齿形垫片组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且每个机翼形叶片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径向孔且出气狭缝与径向孔连通,所述顶丝安装在空化器上的径向孔里,所述齿形垫片组上设有扇形凹槽。解决了现有结构微气泡的粒径不可控制且清理不方便的问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从而达到了通过改变齿形垫片组的厚度来控制产生微气泡的粒径,不易堵塞且易清理,运行稳定可靠且效果好。(2)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还包括:所述齿形垫片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4个扇形凹槽,所述齿形垫片上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空化器底部设有环形圆柱定位凸台。解决了其轴向进气和空化器安装问题,从而达到了空化器安装维护十分方便,实现了空化器的轴向进气,运行稳定可靠且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A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C-C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化器,2:套筒,3:顶丝,4:齿形垫片组,5:定位销,6:进气槽,7:扇形凹槽,8:机翼形叶片,9:出气狭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包括空化器1、套筒2、顶丝3、齿形垫片组4、定位销5、进气槽6、扇形凹槽7、机翼形叶片8和出气狭缝9,所述套筒2中心轴线处由中心圆柱孔和中心锥孔组成且中心圆柱孔位于中心锥孔上端,所述套筒2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6,所述套筒2底部通过定位销5安装在空化器1的顶面上且套筒2底面与空化器1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组4,所述齿形垫片组4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所述空化器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8且每个机翼形叶片8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9,所述空化器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径向孔且出气狭缝9与径向孔连通,所述顶丝3安装在空化器1上的径向孔里,所述齿形垫片组4上设有扇形凹槽7。优选的,所述齿形垫片组4上沿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化器、套筒、顶丝、齿形垫片组、定位销、进气槽、扇形凹槽、机翼形叶片和出气狭缝,所述套筒中心轴线处由中心圆柱孔和中心锥孔组成且中心圆柱孔位于中心锥孔上端,所述套筒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所述套筒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空化器的顶面上且套筒底面与空化器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组,所述齿形垫片组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且每个机翼形叶片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径向孔且出气狭缝与径向孔连通,所述顶丝安装在空化器上的径向孔里,所述齿形垫片组上设有扇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组合垫片式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化器、套筒、顶丝、齿形垫片组、定位销、进气槽、扇形凹槽、机翼形叶片和出气狭缝,所述套筒中心轴线处由中心圆柱孔和中心锥孔组成且中心圆柱孔位于中心锥孔上端,所述套筒上的中心锥孔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进气槽,所述套筒底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空化器的顶面上且套筒底面与空化器顶面之间安装有齿形垫片组,所述齿形垫片组由0.02mm厚度和0.05mm厚度两种规格的齿形垫片组合而成,所述空化器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5个机翼形叶片且每个机翼形叶片上都开设有出气狭缝,所述空化器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超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