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轻钢桁架的木框架消能抗震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抗震,特别涉及一种含轻钢桁架的木框架消能抗震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地震是地壳运动并产生地震波释放能量的一种极常见自然现象。按照地震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其中,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岩石断裂瞬间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因此构造地震会对地面造成严重的破坏。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地震的随机性导致人们很难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躲避地震灾害,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由于震级较高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建筑物抵抗大震的能力,减轻建筑物在震后的破坏程度,已成为地震科研人员和结构工程师们的重要目标。地震的实质相当于是能量的输入,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是通过增强建筑物本身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也就是依靠结构本身来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这样的抗震方法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过于庞大、不美观、不经济,也会导致震后修复难度大。如今,振动控制技术成为了抵御震害的有效方法,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轻钢桁架的木框架消能抗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梁(1)、木柱(2)、轻钢桁架(3)、消能阻尼器(4)、螺栓(5)和T形连接件(6);/n所述木梁(1)、木柱(2)均具有四个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表面,垂直于木框架平面的内表面为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平行于木框架平面的表面为梁侧表面(102)、柱侧表面(202);/n所述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开有槽口;/n所述梁侧表面(102)、柱侧表面(202)均开有若干圆孔;/n所述T形连接件(6)包括带孔钢板Ⅰ(601)和与之垂直的不带孔钢板Ⅰ(602),二者通过焊接形成整体;/n所述T形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轻钢桁架的木框架消能抗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梁(1)、木柱(2)、轻钢桁架(3)、消能阻尼器(4)、螺栓(5)和T形连接件(6);
所述木梁(1)、木柱(2)均具有四个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表面,垂直于木框架平面的内表面为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平行于木框架平面的表面为梁侧表面(102)、柱侧表面(202);
所述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开有槽口;
所述梁侧表面(102)、柱侧表面(202)均开有若干圆孔;
所述T形连接件(6)包括带孔钢板Ⅰ(601)和与之垂直的不带孔钢板Ⅰ(602),二者通过焊接形成整体;
所述T形连接件(6)的带孔钢板Ⅰ(601)嵌入木梁(1)、木柱(2)所设槽口中,与圆孔尺寸相匹配的螺栓(5)插入圆孔中进行固定;
所述轻钢桁架(3)包括腹杆(301)、下弦杆(302)和连接端节点(303),所述腹杆(301)端部与不带孔钢板Ⅰ(602)连接,轻钢桁架(3)固定于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
相邻梁内表面(101)、柱内表面(201)上固定的所述轻钢桁架(3)之间通过所述消能阻尼器(4)连接;
所述消能阻尼器(4)的两端为连接端(401),分别连接在所述轻钢桁架下弦两端的节点(303)上。
2.一种含轻钢桁架的木框架消能抗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梁(1)、木柱(2)、轻钢桁架(3)、消能阻尼器(4)、螺栓(5)和U形连接件(7);
所述木梁(1)、木柱(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久林,贺晶,陈辉明,胡少伟,杨经纬,金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