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993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包括连廊结构、机电安装结构和幕墙结构,所述机电安装结构和幕墙结构设在连廊结构底面上,所述幕墙结构位于机电安装结构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连廊结构底部设置管线吊架作为幕墙格栅的吊架以及机电管线的管廊,保证了机电管线的铺设,有效利用了连廊底部的空间,并将管线吊架作为机电、幕墙、照明等专业的安装施工平台,避免了对连廊下方空间的占用,解决了跨街连廊竖向空间多作业面同时作业问题,避免了从底部搭设脚手架的高成本和占用地面道路时间过长的缺陷,实现幕墙、机电等结构的高效施工,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且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心城区的大型综合体极为普遍,跨街连廊日益增多,地面道路交通通行需求与地上连廊结构装饰施工空间需求冲突严重。传统的施工方法一般是从地面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进行幕墙和机电施工,但是满堂脚手架需要从底面架设到悬空的连廊下部,并且需要密布搭设的方式。满堂脚手架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存在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的缺点,并且对道路的占用时间较长,整体上具有成本高、效率低、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应用较为有限。同时设置连廊的两部分建筑之间要通过机电管线进行连接,一般做法是将管线设置在连廊顶部,但是部分钢结构连廊的顶部空间较小,且为了美观无法设置管线,因此需要将管线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设置,增加了施工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及施工方法,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包括连廊结构(1)、机电安装结构(2)和幕墙结构(3),所述机电安装结构(2)和幕墙结构(3)设在连廊结构(1)底面上,所述幕墙结构(3)位于机电安装结构(2)的下方;/n所述机电安装结构(2)包括管线吊架(21)和管线(22),所述管线(22)设置在管线吊架(21)内,所述管线吊架(21)设在连廊结构(1)的底面上,所述幕墙结构(3)连接在管线吊架(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包括连廊结构(1)、机电安装结构(2)和幕墙结构(3),所述机电安装结构(2)和幕墙结构(3)设在连廊结构(1)底面上,所述幕墙结构(3)位于机电安装结构(2)的下方;
所述机电安装结构(2)包括管线吊架(21)和管线(22),所述管线(22)设置在管线吊架(21)内,所述管线吊架(21)设在连廊结构(1)的底面上,所述幕墙结构(3)连接在管线吊架(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所述幕墙结构(3)包括幕墙格栅(31)和幕墙(32),所述幕墙格栅(31)设在管线吊架(21)的底部,所述幕墙(32)设在幕墙格栅(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所述连廊结构(1)为钢结构连廊,所述连廊结构(1)底部设有主体钢结构(11)和二次钢结构(12),所述主体钢结构(11)间隔设置,所述二次钢结构(12)间隔设置在主体钢结构(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所述管线吊架(21)包括竖杆(211)、调平座(212)和吊装平台(213),所述竖杆(211)间隔设置在二次钢结构(12)上,所述吊装平台(213)通过调平座(212)连接在竖杆(211)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所述吊装平台(213)为水平设置的钢结构平台,所述调平座(212)设在竖杆(211)底端,并位于吊装平台(213)和竖杆(2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设置综合型幕墙的大跨度连廊,其特征是: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围杨迪成韩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