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95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长板,所述长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滑杆,所述长板的下方设有缓冲装置。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通过底板、车轮、长板、第一滑杆和缓冲装置的配合,底板受力时向上移动,短杆带动短块向外滑动,进而使两个短块将弹簧进行拉伸,进而实现对该装置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导致该装置发生倾斜,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使钢丝绳带动滑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管桩的稳定的上下移动,避免在对管桩进行上下移动时,管桩发生晃动,进而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具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在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无法对该装置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容易导致该装置发生倾斜,且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无法对管桩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进而在对管桩进行上下移动时,管桩容易发生晃动,进而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且该装置对管桩的固定不稳定,进而容易导致管桩发生脱落,进一步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在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无法对该装置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容易导致该装置发生倾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长板,所述长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滑杆,所述长板的下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短杆、短块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顶部分别与长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壁均滑动卡接有两个短块,所述短块的前端面均通过销轴与短杆的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短杆的前端面下方分别通过销轴与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均与短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长板的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齿轮、蜗杆、蜗轮、线轮、短板、滑块、钢丝绳、滚轮、第二曲板、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和第一曲板;所述第一曲板的底部与长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板的左侧上方固接有短板,所述短板的内壁通过轴承与蜗杆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长板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与第一曲板的前端面下方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左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端固接有线轮,所述蜗轮的后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曲板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线轮的外壁固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外壁贴合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后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曲板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板的底部与短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右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内壁与第一滑杆的中间外壁滑动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为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滑块与第一滑杆为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右侧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斜杆、第三齿轮、竖杆、齿条、槽板、直板、螺纹杆、夹板、横板、直杆、方板和横杆;所述槽板的左端与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槽板的内侧通槽滑动卡接有两个直板,所述直板的后端均固接有夹板,所述直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均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后端均通过销轴与方板的前端面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方板的外壁一侧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分别与槽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一侧下方分别与横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内壁通过轴承与螺纹杆的外壁下方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面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与斜杆的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斜杆的前端面下方均通过销轴与直杆的前端面下方转动连接,所述直杆的后端上方均与第三齿轮的前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外壁一侧均加工有磨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通过底板、车轮、长板、第一滑杆和缓冲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底板受力时向上移动,底板带动短杆转动,短杆带动短块向外滑动,进而使两个短块将弹簧进行拉伸,进而实现对该装置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导致该装置发生倾斜。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板、车轮、长板、第一滑杆和升降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线轮转动,线轮带动钢丝绳收放,进而使钢丝绳带动滑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管桩的稳定的上下移动,避免在对管桩进行上下移动时,管桩发生晃动,进而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线轮转动,线轮带动钢丝绳收放,进而使钢丝绳带动滑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管桩的稳定的上下移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便于工作人员使用。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板、车轮、长板、第一滑杆和固定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横杆向下移动,横杆带动斜杆转动,斜杆带动直杆转动,直杆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齿条向内移动,齿条的带动直板向内移动,直板带动夹板向内移动,进而实现对管桩的稳定固定,避免对管桩的固定不稳定,进而导致管桩发生脱落,进一步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三齿轮、直杆和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斜杆、螺纹杆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蜗轮、蜗杆和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短杆、短块和第二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缓冲装置,201、弹簧,202、短杆,203、短块,204、第二滑杆,3、升降装置,301、第一齿轮,302、蜗杆,303、蜗轮,304、线轮,305、短板,306、滑块,307、钢丝绳,308、滚轮,309、第二曲板,310、第二齿轮,311、第一电机,312、第一曲板,4、固定装置,401、第二电机,402、斜杆,403、第三齿轮,404、竖杆,405、齿条,406、槽板,407、直板,408、螺纹杆,409、夹板,410、横板,411、直杆,412、方板,413、横杆,5、车轮,6、长板,7、第一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车轮5,底板1的上方设有长板6,长板6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车轮(5),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长板(6),所述长板(6)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滑杆(7),所述长板(6)的下方设有缓冲装置(2);/n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弹簧(201)、短杆(202)、短块(203)和第二滑杆(204);/n所述第二滑杆(204)的顶部分别与长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4)的外壁均滑动卡接有两个短块(203),所述短块(203)的前端面均通过销轴与短杆(202)的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短杆(202)的前端面下方分别通过销轴与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201),所述弹簧(201)的左右两端均与短块(203)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车轮(5),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长板(6),所述长板(6)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滑杆(7),所述长板(6)的下方设有缓冲装置(2);
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弹簧(201)、短杆(202)、短块(203)和第二滑杆(204);
所述第二滑杆(204)的顶部分别与长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4)的外壁均滑动卡接有两个短块(203),所述短块(203)的前端面均通过销轴与短杆(202)的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短杆(202)的前端面下方分别通过销轴与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201),所述弹簧(201)的左右两端均与短块(203)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6)的上方设有升降装置(3);
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301)、蜗杆(302)、蜗轮(303)、线轮(304)、短板(305)、滑块(306)、钢丝绳(307)、滚轮(308)、第二曲板(309)、第二齿轮(310)、第一电机(311)和第一曲板(312);
所述第一曲板(312)的底部与长板(6)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板(312)的左侧上方固接有短板(305),所述短板(305)的内壁通过轴承与蜗杆(302)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所述蜗杆(302)的底部通过轴承与长板(6)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302)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第一齿轮(301),所述第一齿轮(301)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10),所述第二齿轮(310)的顶部与第一电机(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1)的后端与第一曲板(312)的前端面下方固定连接,所述蜗杆(302)的左侧啮合连接有蜗轮(303),所述蜗轮(303)的前端固接有线轮(304),所述蜗轮(303)的后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曲板(312)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线轮(304)的外壁固接有钢丝绳(307),所述钢丝绳(307)的外壁贴合有滚轮(308),所述滚轮(308)的后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曲板(309)前端面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板(30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夏青唐道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菊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