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952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及方法,针对抛石填海区的底层特点,通过注浆加固将抛石层的裂隙填满形成注浆加固区,防止局部大面积塌方,并在注浆加固区与管线之间设置隔离桩,注浆加固区与隔离桩共同作用能够隔断变形位移的传递,同时,冠梁、连梁和压重盖板将隔离桩、注浆加固区和地连墙连接成一整体,有效避免抛石层开挖不稳定产生的地层大变形以及漏浆等问题,提高基坑开挖卸载区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基坑开挖引发的地层不均匀沉降,抑制地层变形导致的地下管线的变形,有效保护地下管线的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增加,施工环境多样性也不断增加,基坑开挖会导致原有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引起地层损失使土体产生位移变形,从而对周边管线产生影响。尤其是高危险燃气和输电管线,对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我国沿海城市地层复杂特殊,尤其是抛石填海地层,抛石填海地层由大量的抛石、淤泥和基岩形成一种软硬不均、施工难度大的复合地层,且抛石层非常不稳定,在抛石填海区的地下工程中会经常出现漏浆、槽壁塌陷、塌孔等事故,极易对其周边的管线造成破坏。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及方法,旨在在抛石填海区基坑开挖工程中避免周边管线遭到破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其中,包括:地连墙,所述地连墙平行于所述管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连墙,所述地连墙平行于所述管线;/n注浆加固区,所述注浆加固区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与所述管线之间且靠近所述地连墙;/n隔离桩,所述隔离桩设置在所述注浆加固区与所述管线之间且靠近所述注浆加固区;/n冠梁,相邻的两个隔离桩的桩顶之间通过所述冠梁连接;/n连梁,所述冠梁与所述地连墙的墙顶通过所述连梁连接;/n压重盖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连梁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连梁、所述冠梁和所述地连墙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石填海区开挖工程临近地下管线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连墙,所述地连墙平行于所述管线;
注浆加固区,所述注浆加固区设置在所述地连墙与所述管线之间且靠近所述地连墙;
隔离桩,所述隔离桩设置在所述注浆加固区与所述管线之间且靠近所述注浆加固区;
冠梁,相邻的两个隔离桩的桩顶之间通过所述冠梁连接;
连梁,所述冠梁与所述地连墙的墙顶通过所述连梁连接;
压重盖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连梁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连梁、所述冠梁和所述地连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加固区的宽度不小于3m,所述注浆加固区的深度大于所述抛石层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加固区的注浆材料为双液浆和/或砂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桩的桩径为0.6~1m,相邻的所述隔离桩的轴心的距离为1.1m~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的宽度为0.5~1.0m,所述连梁的长度与所述地连墙和所述冠梁的间距一致;和/或
所述压重盖板的厚度为0.3~0.6m,所述压重盖板的长度与所述连梁的长度一致,所述压重盖板的宽度与相邻的所述连梁的间距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小华潘纪浩崔宏志陈湘生万波周振甘文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