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其包括:外壳,其顶壁设有后掉落口和前掉落口;托板,两个托板把外壳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上腔、中腔和下腔的前端开口;两个托板的后端与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以形成掉落通道;分隔板,其把掉落通道分隔成左通道和右通道;上抽屉,其活动推入到上腔内且位于掉落通道的前方;中抽屉,其活动推入到中腔内,其后端的左部位于左通道的前方且右部向后凸出以与右通道相连通;以及下抽屉,其活动推入到下腔内,其后端顶靠在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以与左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个抽屉上下分布,在实现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占用工作台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
技术介绍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学科,核医学科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其主要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核医学科配置的核医学实验室能够开展的检验项目有甲状腺功能、性腺生殖系列、糖尿病、骨钙代谢类、心血管类和微量物质的定量分析等。核医学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使用到移液枪、注射器等仪器,故核医学实验室平时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移液枪的枪头、针头利器和塑料包装等生活垃圾。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废弃物,需要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故需要使用多个不同的回收盒,这便导致需要在实验室工作台上并排放置多个回收盒,不仅占用较多的工作台面积,还容易把回收盒碰倒,从而对核医学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造成较多的不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从而克服现有的需要在核医学实验室的工作台上并排放置多个回收盒,导致占用较多的工作台面积且容易把回收盒碰倒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其中,包括:外壳,其顶壁的后端设置有一后掉落口,且该外壳的顶壁的前端设置有一前掉落口;托板,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该托板,以把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上腔、所述中腔和所述下腔的前端开口;两个该托板的后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所述外壳的后部形成一个纵向分布的掉落通道,且所述掉落通道位于所述后掉落口的正下方;分隔板,其设置在所述掉落通道的中间,以把所述掉落通道分隔成左通道和右通道,且该分隔板的上端把所述后掉落口分隔成左掉落口和右掉落口;上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上腔内,且该上抽屉的后端位于所述掉落通道的前方,且该上抽屉的前端位于所述前掉落口的下方;中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中腔内;该中抽屉的后端与左通道对应的左部位于所述掉落通道的前方,且该中抽屉的后端与右通道对应的右部向后凸出以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以使所述右通道与该中抽屉的后端的右部相连通;以及下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下腔内;该下抽屉的后端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所述左通道与该下抽屉的后端的左部相连通。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底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一个底座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外壳把手。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盘。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顶壁设置有一个分类投放座,所述分类投放座设置有前投放口、左投放口和右投放口;所述前投放口的下端与所述前掉落口相连通,且所述前投放口的后壁面为一自后至前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左投放口和所述右投放口的前壁面为一自前至后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左投放口的下端与所述左掉落口相连通,且所述右投放口的下端与所述右掉落口相连通。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投放口的后壁面、所述左投放口的前壁面和所述右投放口的前壁面各自设置有与其所接收的废弃物对应的标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上抽屉、中抽屉和下抽屉自上至下分布在外壳的上腔、中腔和下腔,这样仅仅是增加了整体的高度,而不会过多增加横向占用面积。且外壳的顶壁分隔有三个不同的前掉落口、左掉落口和右掉落口,可以把一种废弃物从前掉落口投入到上抽屉,一种废弃物从右掉落口投入到右通道以落入到中抽屉,另一种废弃物从左掉落口投入到左通道以落入到下抽屉,从而可以实现对核医学实验室的移液枪的枪头、针头利器和生活垃圾三种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因此,本技术的三个抽屉上下分布,在实现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的同时,能够减少占用工作台的面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的外壳以能够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从而可以通过来回滑动外壳使进入到三个抽屉内的废弃物被晃动均匀摊平,这样废弃物不会集中堵在抽屉的某个位置,以保证抽屉的容量。3、本技术的外壳通过分类投放座设置前投放口、左投放口和右投放口,且三个投放口对应设置有斜面,从而便于准确地投放废弃物。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省去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中抽屉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托板,3-分隔板,4-上抽屉,5-中抽屉,6-下抽屉,7-抽屉把手,8-底座,9-导轨,10-外壳把手,11-分类投放座,12-前投放口,13-左投放口,14-右投放口,15-左通道,16-右通道,17-上腔,18-中腔,19-下腔,20-前掉落口,21-后掉落口,2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包括外壳1、托板2、分隔板3、上抽屉4、中抽屉5以及下抽屉6。参考图3,外壳1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外壳1的顶壁的后端设置有一后掉落口21,且外壳1的顶壁的前端设置有一前掉落口20,前掉落口20和后掉落口21与外壳1的内腔相连通。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托板2,以把外壳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17、中腔18和下腔19,上腔17、中腔18和下腔19自上至下逐层分布,三个腔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上腔17、中腔18和下腔19的前端开口。参考图2,两个托板2的后端与外壳1的内腔的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外壳1的内腔的后部形成一个纵向分布的掉落通道,且掉落通道位于后掉落口21的正下方。分隔板3设置在掉落通道的中间,以把掉落通道分隔成左通道15和右通道16,且分隔板3的上端把后掉落口21分隔成左掉落口和右掉落口,左掉落口与左通道15对正,右掉落口与右通道16对正。参考图1和图2,上抽屉4、中抽屉5和下抽屉6的上端均是敞开的,上抽屉4活动推入到上腔17内,也可以把上抽屉4从上腔17内拉出来,以脱离上腔17。上抽屉4的后端位于掉落通道的前方,即上抽屉4的后端不会伸入到掉落通道内,从而不会挡到掉落通道,可以直接通过分隔板3挡在上抽屉4的后端来对上抽屉4进行限位。而且,上抽屉4的前端位于前掉落口20的下方,废弃物能够从前掉落口20掉落到上抽屉4内进行存放。中抽屉5活动推入到中腔18内,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其顶壁的后端设置有一后掉落口,且该外壳的顶壁的前端设置有一前掉落口;/n托板,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该托板,以把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上腔、所述中腔和所述下腔的前端开口;两个该托板的后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所述外壳的后部形成一个纵向分布的掉落通道,且所述掉落通道位于所述后掉落口的正下方;/n分隔板,其设置在所述掉落通道的中间,以把所述掉落通道分隔成左通道和右通道,且该分隔板的上端把所述后掉落口分隔成左掉落口和右掉落口;/n上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上腔内,且该上抽屉的后端位于所述掉落通道的前方,且该上抽屉的前端位于所述前掉落口的下方;/n中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中腔内;该中抽屉的后端与所述左通道对应的左部位于所述左通道的前方,且该中抽屉的后端与所述右通道对应的右部向后凸出以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以使所述右通道与该中抽屉的后端的右部相连通;以及/n下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下腔内;该下抽屉的后端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所述左通道与该下抽屉的后端的左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医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顶壁的后端设置有一后掉落口,且该外壳的顶壁的前端设置有一前掉落口;
托板,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该托板,以把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上腔、所述中腔和所述下腔的前端开口;两个该托板的后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所述外壳的后部形成一个纵向分布的掉落通道,且所述掉落通道位于所述后掉落口的正下方;
分隔板,其设置在所述掉落通道的中间,以把所述掉落通道分隔成左通道和右通道,且该分隔板的上端把所述后掉落口分隔成左掉落口和右掉落口;
上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上腔内,且该上抽屉的后端位于所述掉落通道的前方,且该上抽屉的前端位于所述前掉落口的下方;
中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中腔内;该中抽屉的后端与所述左通道对应的左部位于所述左通道的前方,且该中抽屉的后端与所述右通道对应的右部向后凸出以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以使所述右通道与该中抽屉的后端的右部相连通;以及
下抽屉,其活动推入到所述下腔内;该下抽屉的后端顶靠在所述外壳的内腔的后壁面,所述左通道与该下抽屉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元韦智晓李俊红谭晓丹莫运聪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