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89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台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基座和车体,导轨基座上对应两侧车轮位置处分别设置一组限位导轨组件,每组限位导轨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限位侧轨,两排限位侧轨相对面对称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多层阶梯面结构,每排多个限位侧轨相互拼接形成一条导轨整体;各限位侧轨可拆卸安装在导轨基座上。相对的两限位侧轨的相对面上呈阶梯状设置有对车轮、轮架进行导向的槽体结构,保证了车轮的稳定运行,同时限位侧轨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以及抗扭矩作用,有效避免车体侧翻;将限位侧轨设置为多段拼接结构,且可拆卸安装在导轨基座上,拆装方便,便于对独立段路的限位侧轨进行维修和更换,灵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台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
技术介绍
液压小车运移系统是一种服务于隧桥、海工产品等的新型专用设备,按要求可采用分布式液压动力单元或集中式液压动力单元控制。系统采用伺服阀与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结合,实现对油缸压力、行程的精确反馈闭环控制,以及对行走的精确控制,它既可用于整船移船下水作业,也可用于海底隧道管节的下水、上岸作业。运移作业时,液压小车系统对产品进行分组负载控制,调载精确,运移平稳。目前液压台车在运行时多沿预设的轨道行进;现有轨道结构简单,强度不够,尤其是在液压台车转弯时,其产生的扭矩力对轨道的损伤较大,容易造成液压台车侧翻;且轨道磨损严重时,不易对单独路段的轨道进行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基座和车体,所述车体底部两侧通过轮架对称安装有车轮,左右对称的两车轮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基座(1)和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底部两侧通过轮架(3)对称安装有车轮(4),左右对称的两车轮(4)中心通过主轴(5)传动连接;所述导轨基座(1)上对应两侧车轮(4)位置处分别设置一组限位导轨组件,每组限位导轨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限位侧轨(6),两排限位侧轨(6)相对面对称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多层阶梯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一阶面、二阶面、三阶面,两一阶面之间形成供车轮(4)嵌入的第一导向槽(7),两二阶面之间形成供轮架(3)嵌入的第二导向槽(8),两三阶面相对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导向槽(9);每排多个所述限位侧轨(6)相互拼接形成一条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基座(1)和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底部两侧通过轮架(3)对称安装有车轮(4),左右对称的两车轮(4)中心通过主轴(5)传动连接;所述导轨基座(1)上对应两侧车轮(4)位置处分别设置一组限位导轨组件,每组限位导轨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限位侧轨(6),两排限位侧轨(6)相对面对称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多层阶梯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一阶面、二阶面、三阶面,两一阶面之间形成供车轮(4)嵌入的第一导向槽(7),两二阶面之间形成供轮架(3)嵌入的第二导向槽(8),两三阶面相对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导向槽(9);每排多个所述限位侧轨(6)相互拼接形成一条导轨整体;各所述限位侧轨(6)可拆卸安装在导轨基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3)外侧面设置有嵌入第三导向槽(9)内的导向块(10),导向块(10)内安装有与第三导向槽(9)内部滚动接触的滚珠(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台车运移用限位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限位导轨组件的两排所述限位侧轨(6)的相背面为向外延展的斜面结构,且该斜面沿限位侧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胜龙潘润道李福森衡超居惠红南海博张罕冰陈刚汪洋陈胜刘嘉翟虎道慎辰于海涛刘季杭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