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海仓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89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侧面辐状设置有支板,支板的顶端外圈设置有边缘环状板,边缘环状板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带,密封橡胶带的顶部设置有舌形密封片,舌形密封片的一端搭接于罐内壁,支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与支板在水平方向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横梁的两侧设置有浮筒,通过自身底部的支板结构插入液体中,对液体的波动产生阻尼作用,能迅速降低或消除冲击波,逐渐减弱旋转的趋势,使得浮盘运行平稳,通过取消安装防旋转装置,减少磨损和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横梁、副梁搭配使用,在水平方向构成等腰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内浮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体罐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
技术介绍
内浮顶,是漂浮在油罐液面上随油品上下升降的浮动顶盖,将储液与空气隔离,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着火爆炸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能阻止油品储存过程中的大量挥发损耗,被广泛使用,但目前的内浮顶一般都有专门的防旋转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平行钢丝绳,贯穿内浮顶并与内浮顶之间密封,上端固定在罐顶,下端固定在罐底,起到导向和防旋转的作用,然而在注入、抽出油品时或者液面晃动时,内浮顶会在储油罐内有转动的趋势,这种转动趋势虽然能够用防旋转钢丝绳尽量降到最低,但庞大的内浮顶所受到的力大部分依靠与防旋转钢丝绳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长期使用,二者接触点磨损变形严重,内浮顶致密封不良,容易锈蚀,减少整体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油品的质量,防旋转钢丝绳的两端固定连接点作为力的最终承受点,不停的受力冲击,存在断裂的风险,甚至出现卡盘或沉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利用自身结构防止旋转,消除内浮顶与防转装置之间相互磨损的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包括中心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的侧面辐状设置有支板(2),所述支板(2)的顶端外圈设置有边缘环状板(3),所述边缘环状板(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带(4),所述密封橡胶带(4)的顶部设置有舌形密封片(5),所述舌形密封片(5)的一端搭接于罐内壁(6),所述支板(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板(2)的顶端一侧,且与支板(2)在水平方向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横梁(8)的两侧设置有浮筒(9),所述支板(2)的底端设置有副梁(10),所述支板(2)的侧面均设置有通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包括中心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的侧面辐状设置有支板(2),所述支板(2)的顶端外圈设置有边缘环状板(3),所述边缘环状板(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带(4),所述密封橡胶带(4)的顶部设置有舌形密封片(5),所述舌形密封片(5)的一端搭接于罐内壁(6),所述支板(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板(2)的顶端一侧,且与支板(2)在水平方向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横梁(8)的两侧设置有浮筒(9),所述支板(2)的底端设置有副梁(10),所述支板(2)的侧面均设置有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内浮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真空阀(12)、人孔(13)、取样孔(14)和量油孔(15),所述人孔(13)的底部设置有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仓
申请(专利权)人:赵海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