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85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里层和外层均采用棉纱与改性氨纶交织而成,中间层采用感温变形复合纱作连接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如下:1)织造;2)预定型;3)染色;4)脱水烘干;5)定型整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新设计了三层线圈长度,并在外层和里层的棉纱中加入低温氨纶,使面料紧致且富有弹性;同时通过感温变形复合纱连接里、外两层,搭配180℃的预定型工艺,使多孔长丝粘连成单孔长丝,有效解决面料穿着时所带来起球勾丝和结构不稳定现象,经此工艺加工的针织面料具有更为卓越的立体挺括感、隔热保暖的服用性能和如丝绸般的柔软触觉,且减少后整理操作工序,降低成本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服装面料舒适度的要求逐步提高,近年来针织面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三明治”面料独特的蓬松手感和保暖性能征服了广大消费者。“三明治”面料拥有多层立体结构可有效锁住空气层起到蓄热的目的,同时带有特殊外观风格,具有轻柔和舒适的贴身感,远比臃肿的传统棉服更容易吸引年轻消费者。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常规“三明治”面料多以涤纶为主,缺少亲肤和舒适性。而且以普通涤纶作为中间层连接线的“三明治”,在穿着过程中极易出现勾丝起球现象,常规改善起球勾丝也只是通过外层、里层加密,包覆涤纶丝来实现,但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起球勾丝风险。而用单孔尼龙丝替代只能做色织面料,且疵品率较高,用全棉替代则手感软塌,容易变形,不具有立体挺括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三明治”面料的重新设计,使得该“三明治”面料紧致舒适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里层和所述外层均采用棉纱与改性氨纶交织而成,所述中间层采用感温变形复合纱作连接线,连接线由感温变形复合纱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里层和所述外层均采用棉纱与改性氨纶交织而成,所述中间层采用感温变形复合纱作连接线,连接线由感温变形复合纱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氨纶为20~30D低温氨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形复合纱为芯鞘结构,感温变形复合纱以涤纶丝为芯,以热熔材料为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和所述外层的线圈长度均为(135~150mm)/50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线圈长度为(170~180mm)/50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含量占总成分的70%~80%,所述改性氨纶含量占总成分的5%~20%,所述感温变形复合纱含量占总成分的10%~17%。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织造:面料采用里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结构,由中间层勾连在一起,通过针织大圆机织造而成,面料的里层和外层采用棉纱与20~30D低温氨纶交织而成,而中间层则由50D/24F的感温变形复合纱编织成,并设计里层和外层的线圈长度为135~150mm/50针,中间层的线圈长度为170~180mm/50针,坯布门幅为1.75m,克重为420g/m2,下机后进行开幅打卷;
2)预定型:将开幅后的织物平幅浸轧过水,使面料在带液率为85%时,通过温度为180℃、车速为18m/min的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处理,同时设定上机门幅为预缩后门幅的118~120%,超喂在﹣7%;
3)染色:将预定型后的织物进行前处理后再染色,染色采用二浴二步工艺,第一步在130℃下用常规分散染料对热熔丝进行染色,第二步在60℃下用常规活性染料对棉进行染色;
4)脱水烘干: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脱水、烘干处理;
5)定型整理:定型整理采用一浸一轧工艺,采用浓度为60g/L的助剂,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刘永强梁亮龙兵初赖建忠邢天玮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盛泰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