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3885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滑石粉5‑10份、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涤纶、腈纶、棉纱、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进行混纺纱制作表层,使表层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擦性能且不易断裂,在与基布压合制成面料后,可增加面料的整体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使表层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避免压合后的面料滋生细菌,使面料在使用中不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帐篷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但是,现有的帐篷面料在实际使用时,耐磨性差、易断裂、强度小,且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易被污染,容易滋生细菌,急需改善。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将涤纶、腈纶、棉纱、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进行混纺纱制作表层,使表层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擦性能且不易断裂,在与基布压合制成面料后,可增加面料的整体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使表层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避免压合后的面料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滑石粉5-10份、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滑石粉5-10份、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


2.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A)、混料:取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使用混棉机进行混合,将温度设置为30-50℃,转速设置为500-100r/min,时间设置为1~2h,取滑石粉5-10份,加入其中,再次以相同温度、转速进行混合,时间设置为0.5-1h,制成混合纤维,待用;
(B)、制作基布:使用纺纱机将混合纤维拉成线状,进行卷绕,并分成两份,分别为纬纱线和经纱线,通过织布机将纬纱线和经纱线相互交织,制成基布,待用;
(C)、制作表层:取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进行混纺纱,制成表层,待用;
(D)、压合:将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再经过熟成、定型、轧光得到复合层,待用;
(E)、制作涂料:取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放搅拌罐,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10-20分钟,转速设置为70-100r/min,使二者充分融合,得到新涂料K,待用;
(F)、成型:将新涂料K喷涂在复合层的正反两表面上,通过滚筒连续式布料烘干机烘干后置于室温冷却,制成面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铖浩朱洪顺辛焱张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华铖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