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79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涉及物品存储技术领域,包括篮体,篮体形成有放置腔,篮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弹性卡钩,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分别与底板的一侧铰接设置,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上设有两个弹性卡钩,弹性卡钩与第一侧板之间形成弹性限位口,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卡紧于不同的弹性限位口中以限制第二侧板之间做相对远离的翻转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篮体折叠后高度大大减小,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且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
本技术涉及物品存储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
技术介绍
置物篮为购买小型商品时用于运输储存的载体,多适用于家庭、个人,包括固型置物篮和可折叠置物篮,固型置物篮是指形状固定、不可折叠的置物篮,常出现在大型超市,多为塑料和不锈钢丝材料,承重大。可折叠置物篮为节省空间,携带方便而设计的置物篮,可折叠置物篮材料多为防水布支撑,防水布常规为牛津布,耐磨损,擦洗方便,然而,由于防水布为软质材料,置物篮放置在平面上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压折叠,置物篮底部会发生不规则堆叠,使得置物篮整体高低不平,整体占用的空间也不小,多次使用后,防水布上会出现多条褶皱,整体美观度较低,且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篮体折叠后高度大大减小,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且使用寿命较长,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包括篮体,所述篮体形成有放置腔,所述篮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弹性卡钩,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铰接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个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弹性限位口,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卡紧于不同的所述弹性限位口中以限制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做相对远离的翻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板均为网格镂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外加强框以及内阻隔网板,所述内阻隔网板包括多根相互交叉连接的横杆以及竖杆,所述内阻隔网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外加强框的四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加强框的一侧与内阻隔网板之间形成有手持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钩整体呈C字形,所述弹性卡钩的一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外加强框处于所述弹性限位口中,所述弹性卡钩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设置以形成导向口。进一步的,所述篮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用户使用篮体时,将物品储存于放置腔中从而实现置物,篮体不使用需要收纳时,对第二侧板施力,使得第二侧板从弹性限位口中脱出,第二侧板相对底板翻转,且两个第二侧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直至两个第二侧板平放堆叠在底板上,之后,对第一侧板施力,第一侧板相对底板翻转,且第一侧板的翻转方向与第二侧板的翻转方向相反,两个第一侧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直至两个第一侧板平放堆叠在底板上,此时,篮体整的高度大大减小,成为一个接近平板状的结构,从而减小篮体的占用空间,且形状美观,篮体为金属材料制成,结构强度高,在收纳时避免篮体出现破损,从而相对提高篮体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手持开口,手部可于手持开口中握持外加强框从而提起篮体,便于用户操作,也避免划伤皮肤;(3)通过设置导向口,第二侧板需要卡紧在第一侧板上时,第二侧板先处于导向口中进行定位,再继续翻转第二侧板,直至第二侧板卡紧于弹性限位口中,操作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第一侧板具体结构的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放置腔;2、底板;3、第一侧板;31、外加强框;32、内阻隔网板;321、横杆;322、竖杆;4、第二侧板;5、弹性卡钩;6、手持开口;7、弹性限位口;8、导向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结合图1和图2,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包括篮体,篮体形成有放置腔1,为便于折叠收纳,篮体为分体式结构,需要使用时展开篮体即可。具体的,篮体包括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弹性卡钩5,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分别与底板2的一侧铰接设置,具体为同时穿设在一个固定块上。两个第一侧板3相对设置,即两个第二侧板4也为相对设置,因此,第一侧板3以及第二侧板4均可相对底板2做翻转运动。为保证篮体的结构强度,篮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同时,为减小篮体整体的重量,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底板2均为网格镂空结构,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侧板3举例说明,第一侧板3包括外加强框31以及内阻隔网板32,内阻隔网板32包括多根相互交叉连接的横杆321以及竖杆322,横杆321之间平行设置,竖杆322之间平行设置,内阻隔网板32的四边分别与外加强框31的四边固定连接。另外,外加强框31、竖杆322以及横杆321均为表面平滑的圆杆结构,避免划伤皮肤。优化的,外加强框31的上侧与内阻隔网板32之间形成有手持开口6,手部可于手持开口6中握持外加强框31从而提起篮体,便于用户操作,也避免划伤皮肤。为实现篮体保持展开状态,第一侧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弹性卡钩5,弹性卡钩5处于放置腔1中,弹性卡钩5整体呈C字形,且弹性卡钩5为双杆结构,一端为闭合端,一端为开口端。弹性卡钩5的开口端与竖杆322固定连接,外加强框31处于弹性限位口7中,且弹性卡钩5与第一侧板3之间形成弹性限位口7,弹性限位口7的间距与第二侧板4的外加强框31直径适配,弹性卡钩5的闭合端朝向远离第一侧板3的方向弯折设置以形成导向口8,导向口8的间距略大于弹性限位口7的间距。篮体展开时,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均相对底板2垂直设置,且第二侧板4的两侧分别卡紧于不同的弹性限位口7中,弹性卡钩5限制第二侧板4之间做相对远离的翻转运动,物品便可放于放置腔1中。篮体需要收纳时,对第二侧板4施力,使得第二侧板4从弹性限位口7中脱出,翻转第二侧板4,直至两个第二侧板4平放堆叠在底板2上,之后,对第一侧板3施力,第一侧板3相对底板2翻转,直至两个第一侧板3平放堆叠在底板2上,减小篮体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分别处于底板2的不同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包括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形成有放置腔(1),所述篮体包括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弹性卡钩(5),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底板(2)的一侧铰接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3)上设有两个弹性卡钩(5),所述弹性卡钩(5)与所述第一侧板(3)之间形成弹性限位口(7),所述第二侧板(4)的两侧分别卡紧于不同的所述弹性限位口(7)中以限制所述第二侧板(4)之间做相对远离的翻转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置物篮,包括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形成有放置腔(1),所述篮体包括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弹性卡钩(5),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底板(2)的一侧铰接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3)上设有两个弹性卡钩(5),所述弹性卡钩(5)与所述第一侧板(3)之间形成弹性限位口(7),所述第二侧板(4)的两侧分别卡紧于不同的所述弹性限位口(7)中以限制所述第二侧板(4)之间做相对远离的翻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底板(2)均为网格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存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