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57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PET基材层上涂有聚氨酯涂料形成能增加透光率和附着性的聚氨酯底涂涂层;在聚氨酯底涂涂层上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形成热减粘胶水层;在热减粘胶水层上贴合有PET聚酯薄膜形成离型层;所述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包括依次叠置的PET基材层、电晕处理层、聚氨酯底涂涂层、热减粘胶水层、有机硅油层和PET聚酯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制备出使用范围广泛、减粘前高粘着力、高温减粘后不完全失粘,保护效果好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减粘保护膜
,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减粘保护膜,多为是在丙烯酸树脂内添加热发胀粒子。参见公开号“CN111218229A”,名称为一种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了一种热减粘组合物,包括原料:丙烯酸酯类物质、溶剂、固化剂以及膨胀材料。该膨胀材料则为所述的热发胀粒子。所述热发胀粒子在遇到高温时会迅速变大一百倍左右,将其盖住胶水表面,达到减粘的目的;因热发胀粒子呈粉末状,在配胶水时粉末到处飞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在涂布过程中因热发胀粒子有20微米的直径,容易造成线条;良品率不高;胶水厚度最少需要30微米,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制备出使用范围广泛、减粘前高粘着力、高温减粘后不完全失粘,保护效果好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在PET基材层上涂有聚氨酯涂料形成能增加透光率和附着性的聚氨酯底涂涂层;在聚氨酯底涂涂层上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形成热减粘胶水层;在热减粘胶水层上贴合有PET聚酯薄膜形成离型层。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90-110份;503粘合剂40-60份;504粘合剂70-90份;热响应剂1-3份;热引发剂1-2份;固化剂1-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90-110份;504粘合剂550-650份;迟缓剂0.4-0.6份;固化剂0.5-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PET聚酯薄膜与热减粘胶水层相贴合的贴合面上涂覆有10-20G剥离力的有机硅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5-75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PET基材层上涂有聚氨酯涂料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聚氨酯底涂涂层的厚度为1-2微米。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的速度为28-32米/分。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采用微凹网辊涂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热减粘胶水层的厚度为12-20微米。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其采用上述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包括依次叠置的PET基材层、电晕处理层、聚氨酯底涂涂层、热减粘胶水层、有机硅油层和PET聚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制备出使用范围广泛、减粘前高粘着力、高温减粘后不完全失粘,保护效果好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合理在丙烯酸树脂添加热响应剂,能完全融于丙烯酸树脂不产生晶点,在遇到高温时热响应剂会抑制丙烯酸树脂的粘着性;使其2000G左右的粘着力降为15-30G;添加热引发剂能使热响应剂增加反应速度,原本需要80℃/15MIN才能将粘着力降到15-30G的,在添加热引发剂后只需要70℃/10MIN就能减到15-30G范围内;而且所制得的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完全无卤,无污染,可在微凹和刮刀涂头上生产、生产效率高、外观好,适用范围更广,在常温下粘着力会回升到2000G,具有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前,预先制备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和聚氨酯涂料。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100g;503粘合剂45g;504粘合剂80g;热响应剂2g;热引发剂1.5g;固化剂1.2g。其中所述热响应剂优选为型号为42A热响应剂;所述热引发剂优选为型号为43A热引发剂。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100g;504粘合剂600g;迟缓剂0.5g;固化剂1.5g。所述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先对所述PET基材层1需涂有聚氨酯涂料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获得电晕处理层2,能提升聚氨酯涂料的附着效果。在电晕处理层2上涂有聚氨酯涂料形成能增加透光率和附着性的聚氨酯底涂涂层3,所述聚氨酯底涂涂层3的厚度为1-2微米。(2)通过微凹网辊将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涂覆在聚氨酯底涂涂层3上,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的速度为28-32米/分,优选为30米/分。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固化后形成热减粘胶水层4,所述热减粘胶水层4的厚度为12-20微米。(3)往所述PET聚酯薄膜6的贴合面上涂覆有10-20G剥离力的有机硅油形成有机硅油层5,然后将该有机硅油层5与热减粘胶水层4相贴合,制得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1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和聚氨酯涂料的原料组份不同。其中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90g;503粘合剂42g;504粘合剂75g;热响应剂1.2g;热引发剂1.2g;固化剂1.1g。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95g;504粘合剂580g;迟缓剂0.4g;固化剂1g。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1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和聚氨酯涂料的原料组份不同。其中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92g;503粘合剂40g;504粘合剂70g;热响应剂1g;热引发剂1g;固化剂1g。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90g;504粘合剂550g;迟缓剂0.6g;固化剂0.5g。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1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和聚氨酯涂料的原料组份不同。其中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110g;503粘合剂50g;504粘合剂85g;热响应剂3g;热引发剂2g;固化剂2g。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110g;504粘合剂620g;迟缓剂0.5g;固化剂2g。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1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和聚氨酯涂料的原料组份不同。其中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丙烯酸树脂107g;503粘合剂46g;504粘合剂90g;热响应剂1.5g;热引发剂1.8g;固化剂1.5g。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聚氨酯涂层剂105g;504粘合剂650g;迟缓剂0.6g;固化剂1.3g。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丙烯酸热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ET基材层上涂有聚氨酯涂料形成能增加透光率和附着性的聚氨酯底涂涂层;在聚氨酯底涂涂层上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形成热减粘胶水层;在热减粘胶水层上贴合有PET聚酯薄膜形成离型层;/n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n丙烯酸树脂 90-110份;/n503粘合剂 40-60份;/n504粘合剂 70-90份;/n热响应剂 1-3份;/n热引发剂 1-2份;/n固化剂 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ET基材层上涂有聚氨酯涂料形成能增加透光率和附着性的聚氨酯底涂涂层;在聚氨酯底涂涂层上涂覆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形成热减粘胶水层;在热减粘胶水层上贴合有PET聚酯薄膜形成离型层;
所述改性型丙烯酸热减粘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
丙烯酸树脂90-110份;
503粘合剂40-60份;
504粘合剂70-90份;
热响应剂1-3份;
热引发剂1-2份;
固化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
聚氨酯涂层剂90-110份;
504粘合剂550-650份;
迟缓剂0.4-0.6份;
固化剂0.5-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聚酯薄膜与热减粘胶水层相贴合的贴合面上涂覆有10-20G剥离力的有机硅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热减粘保护膜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亮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