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55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包括手柄、铅芯支腿、钢针支腿,所述钢针支腿相对于手柄另一端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设置有针杆,所述针杆末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杆末端在针头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针杆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筒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一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所述操作件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伸出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针杆使所述弹性件从第二出口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缩回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操作件驱动弹性件脱离第一出口位置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
本技术涉及圆规的
,尤其是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
技术介绍
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或弦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圆规作为一种学习用品,由于其端部设有针头,极容易伤到使用者,尤其是在不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因忽视而碰到针头,为此目前已经有可收缩针头的圆规上市。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头可伸缩的圆规,设置在针筒内带有针头的针杆一侧设置有弹性件,并且在针筒对应弹性件位置设置有针头伸出状态的出口以及针头缩回状态的出口,两出口分别与弹性件配合使得在人为操控下起到将针头伸出针筒和将针头缩回针筒的机能,换句话说就是在使用圆规时,通过按压针杆使得针杆末端设置在针头外部的弹簧压缩,所述弹性件可移动至针头伸出状态的出口位置,并与其相配合固定针头伸出的状态,当不使用时,通过按压针头伸出状态出口位置上的弹性件,使其脱离针头伸出状态的出口位置,此时内部弹簧压力消失,通过弹力复位使弹性件移动至针头缩回状态的出口并与其固定针头缩回状态,其中,按压弹性件使针头缩回针筒位置操作时,操作位置较小,比较麻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包括手柄以及分别与手柄相铰接的铅芯支腿、钢针支腿,所述钢针支腿相对于手柄另一端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设置有针杆,所述针杆末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杆末端在针头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针杆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筒外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配合用于固定针头伸出针筒位置的第一出口以及固定针头缩回针筒位置的第二出口,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一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所述操作件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伸出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针杆使所述弹性件从第二出口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缩回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操作件驱动弹性件脱离第一出口位置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的设置,使得当按压所述针杆时,设置在针杆末端并套设在针头外侧的弹簧通过按压针杆压缩,使得所述针杆一端的弹性件脱离第二出口位置并沿第一出口方向移动,当移动至第一出口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端部与第一出口相配合固定所述针头伸出套筒位置的状态,所述操作件的设置,使得将针头缩进针筒位置时,所述操作件一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且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方向位置的设置,可通过操作者手动操作,移动操作件使操作件沿第一出口方向移动,并按压与第一出口位置相配合固定的弹性件,使其脱离第一出口位置,所述顶杆末端的弹簧释放,所述弹性件复位置入第二出口位置并与第二出口配合固定针头缩进针筒位置的状态,通过操作件按压弹性件使针头缩进针筒位置,增加了操作者的操作空间,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件包括铰接端、按压端,所述铰接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并设置在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之间,所述按压端设置在铰接端相对于钢针支腿另一端并对应第一出口位置,当所述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并拢时,所述铰接端对应铅芯支腿一侧面与铅芯支腿相抵触,所述按压端按压弹性件,使弹性件从第一出口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件设置在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之间,使得当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做相对运动并拢且所述铰接端对应铅芯支腿一侧面与铅芯支腿相抵触时,所述按压端自动按压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弹性件沿第一出口位置脱离,并通过弹簧弹力复位置入第二出口位置,操作方便,且无需手动操作,不使用圆规时,把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并拢即可自动将针头缩进针筒内,省时省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铅芯支腿对应钢针支腿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置按压端的容置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容置腔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并拢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但不想将针头缩回时,可通过翻转所述铰接端将按压端置入容置腔内,合拢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时,所述针头也不会自动缩回,并且操作时也避免了不小心按压到操作件将针头缩回,结构简单且美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针杆端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相对于针杆另一侧面沿针杆方向沿凹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按压块的设置,使得增加针杆的接触面积,按压更方便,且所述按压块相对于针杆另一侧面沿针杆方向沿凹状设置,更加符合操作者按压时的姿势,操作更加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与针杆之间存在缓冲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冲间隙的设置,使得当所述弹性件从第一出口位置或第二出口位置脱离时,起到缓冲作用,置入和脱离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位置时,更加顺畅,提高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一端与针杆相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弹性部相对于针杆另一端,所述弹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弹性件置入第一出口位置或第二出口位置时,所述弹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的深度的设置,使得通过弹性部固定针头伸出或缩回针筒位置状态的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头缩回结构状态剖视图;图2为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头伸出结构状态剖视图;图4为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手柄,2-铅芯支腿,3-钢针支腿,4-针筒,5-针杆,6-弹性件,601-固定部,602-弹性部,7-第一出口,8-第二出口,9-操作件,901-铰接端,902-按压端,10-容置腔,11-按压块,12-缓冲间隙,13-弹簧,14-针头。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参见附图1-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伸缩针头14的圆规,包括手柄1以及分别与手柄1相铰接的铅芯支腿2、钢针支腿3,所述钢针支腿3相对于手柄1另一端设置有针筒4,所述针筒4内设置有针杆5,所述针杆5末端设置有针头14,所述针杆5末端在针头14外部设置有弹簧13,所述针杆5一侧设置有弹性件6,所述针筒4外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6配合用于固定针头14伸出针筒4位置的第一出口7以及固定针头14缩回针筒4位置的第二出口8,还包括操作件9,所述操作件9一端与钢针支腿3相铰接,所述操作件9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7位置,当针头14伸出针筒4位置时,通过按压针杆5使所述弹性件6从第二出口8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一出口7位置,当针头14缩回针筒4位置时,通过按压操作件9驱动弹性件6脱离第一出口7位置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8位置。所述第一出口7以及第二出口8的设置,使得当按压所述针杆5时,设置在针杆5末端并套设在针头14外侧的弹簧13通过按压针杆5压缩,使得所述针杆5一端的弹性件6脱离第二出口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包括手柄以及分别与手柄相铰接的铅芯支腿、钢针支腿,所述钢针支腿相对于手柄另一端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设置有针杆,所述针杆末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杆末端在针头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针杆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筒外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配合用于固定针头伸出针筒位置的第一出口以及固定针头缩回针筒位置的第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一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所述操作件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伸出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针杆使所述弹性件从第二出口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缩回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操作件驱动弹性件脱离第一出口位置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包括手柄以及分别与手柄相铰接的铅芯支腿、钢针支腿,所述钢针支腿相对于手柄另一端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设置有针杆,所述针杆末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杆末端在针头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针杆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筒外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配合用于固定针头伸出针筒位置的第一出口以及固定针头缩回针筒位置的第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一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所述操作件另一端对应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伸出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针杆使所述弹性件从第二出口位置脱离并移动置入第一出口位置,当针头缩回针筒位置时,通过按压操作件驱动弹性件脱离第一出口位置并移动置入第二出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回弹针头的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铰接端、按压端,所述铰接端与钢针支腿相铰接并设置在铅芯支腿与钢针支腿之间,所述按压端设置在铰接端相对于钢针支腿另一端并对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剑峰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