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38491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无菌水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钠水溶液;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酐,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沉淀并溶解透析,得到透析液;将透析液冻干,获得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将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溶解于缓冲液;调节胶原溶液的PH值至中性;混合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溶液和胶原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按比例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镁合金粒子,获得水凝胶预聚体,将该水凝胶预聚体光致胶联,形成多网络水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网络水凝胶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通过镁金属对骨细胞的刺激作用,促进骨细胞生长,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用材料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临床上,超过3cm直径的骨缺损难以自然愈合。通常,骨移植是其中一种治疗手法,骨移植分为自体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但这二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自体移植物的缺点是可用于移植的材料有限,且可能有感染和骨吸收的风险。同种异体骨移植和异种移植的失败率很高,具有免疫排斥反应和较高的感染风险,并且骨吸收较自体骨可能更加严重。这些局限性促使人们努力研究支架与生化信号联合使用来促进骨修复。近年来,再生医学提出用生物水凝胶配合生长因子或促进骨生长的材料来对骨缺损修复。利用水凝胶成胶前液体的特性,可以直接经皮注射修复骨缺损。天然生物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更接近人体细胞外基质成分。目前应用最多的有天然多糖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单一成分水凝胶会存在生物相容性不佳和机械性能差的特点,常需要对天然材料进行化学改性,或将两种或多种物质配合使用对力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参数进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无菌水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钠水溶液;/n在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酐,进行反应;/n所述反应结束后进行沉淀并溶解透析,得到透析液;/n将所述透析液冻干,获得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n将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溶解于缓冲液与光引发剂混合,得到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和光引发剂的第一混合溶液;/n调节胶原溶液的PH值至中性;/n混合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胶原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溶液;/n按比例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加入镁合金粒子,获得水凝胶预聚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无菌水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钠水溶液;
在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酐,进行反应;
所述反应结束后进行沉淀并溶解透析,得到透析液;
将所述透析液冻干,获得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
将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粉末溶解于缓冲液与光引发剂混合,得到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和光引发剂的第一混合溶液;
调节胶原溶液的PH值至中性;
混合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胶原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按比例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加入镁合金粒子,获得水凝胶预聚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为约含5%质量锌的镁锌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注射镁合金复合多网络水凝胶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华朱文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