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41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包括架台,所述架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架台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架台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外夹板,且两个外夹板的相对一侧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并且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高度依次递增设置,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外侧均套设有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直径且长度不同的套管,实现对于不同直径的模具安装,在进行拆卸时,仅需要通过两端夹持机构的调节,使模具从对应的凹槽中脱出,即可以在铰链的作用下,进行便捷的拆除,无需对传动机构进行拆卸,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玻璃钢管也称玻璃纤维缠绕夹砂管。主要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高分子成分的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等为基本材料,以石英砂及碳酸钙等无机非金属颗粒材料为填料作为主要原料。管的标准有效长度为6m和12m,其制作方法有定长缠绕工艺、离心浇铸工艺以及连续缠绕工艺三种。可根据产品的工艺方法、压力等级PN和刚度等级SN进行分级分类。现有的玻璃钢管生产具有多种直径,而在针对不同直径的玻璃钢管进行生产时,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模具,而不同型号的模具在更换时需要将模具从原本机构上取下,再进行后续的更换,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玻璃钢模具更换时存在一定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包括架台,所述架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架台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架台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外夹板,且两个外夹板的相对一侧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并且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高度依次递增设置,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外侧均套设有模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夹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内侧均开设有环形的凹槽,且凹槽与模具之间滑嵌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夹板的外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轴,且中间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之间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架台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中间轴之间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模具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内套管的内侧均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且两个气缸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挤块,并且两个推挤块均贯穿套管延伸至其外侧。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直径且长度不同的套管,实现对于不同直径的模具安装,在进行拆卸时,仅需要通过两端夹持机构的调节,使模具从对应的凹槽中脱出,即可以在铰链的作用下,进行便捷的拆除,无需对传动机构进行拆卸,高效便捷。2、本技术中,在进行模具的安装时,将模具放置在对应的套管上,通过液压缸将下一层的套管或外夹板套设在管道外侧,实现对于模具的初步夹持,为保证夹持的稳定,启动气缸动作,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推挤块向外侧运动,从而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挤压,在压力作用下,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以此即实现对于模具的便捷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正视及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A处放大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截面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模具结构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夹持机构内侧结构图。图中:1、架台;2、外夹板;3、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第三套管;6、内套管;7、液压缸;8、中间轴;9、模具;10、铰链;11、凹槽;12、气缸;13、推挤块;14、驱动电机;15、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5,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包括架台1,架台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架台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位置与中间轴8之间同步运动,保证传动机构15的传动效果,两个架台1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外夹板2,且两个外夹板2的相对一侧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并且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高度依次递增设置,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外侧均套设有模具9,由于套管之间高度逐渐递增,保证在外侧模具9抽出时,内侧的模具9依旧可以保证安装在套管上。具体的,如图1-3所示,外夹板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内侧均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1,且凹槽11与模具9之间滑嵌配合,所有的环形凹槽11外侧端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保证对于模具9的安装,外夹板2的外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间轴8,且中间轴8通过传动机构15与驱动电机14之间传动连接,传动机构15优选的采用两个轮盘和皮带的相配合的传动结构,两个架台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7,且液压缸7的输出端与中间轴8之间传动连接,液压缸7的顶端通过轴承套与中间轴8之间转动连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模具9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通过铰链10转动连接。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内侧均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12,且两个气缸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挤块13,并且两个推挤块13均贯穿套管延伸至其外侧,通过推挤块13的推挤,模具9向外扩张,模具9的外壁与下一套管的凹槽11内壁之间贴合更加紧密。工作原理:在需要对模具9进行更换时,启动两端的液压缸7进行同步向外侧的运动,两个液压缸7通过中间轴8联动两个夹持机构向外侧运动,在外夹板2失去对于第一层模具9的夹持后,此时的第一层模具9可以在铰链10的作用下张开,实现脱离,此时即可以用第二层的模具9进行不同尺寸的管道的制作,通过设置多个套管,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多种直径管道的制作;在进行模具9的安装时,将模具9放置在对应的套管上,并将其闭合,通过液压缸7的作用,将下一层的套管或外夹板2套设在管道外侧,实现对于模具9的初步夹持,为保证夹持的稳定,启动气缸12动作,气缸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推挤块13向外侧运动,从而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挤压,在压力作用下,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以此即实现对于模具9的便捷安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包括架台(1),所述架台(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架台(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架台(1)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外夹板(2),且两个外夹板(2)的相对一侧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并且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高度依次递增设置,所述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外侧均套设有模具(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包括架台(1),所述架台(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架台(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架台(1)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外夹板(2),且两个外夹板(2)的相对一侧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并且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高度依次递增设置,所述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外侧均套设有模具(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板(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和内套管(6)的内侧均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1),且凹槽(11)与模具(9)之间滑嵌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玻璃钢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秀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