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又被称为双钩藤,倒挂刺,鹰爪凤等,为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钩藤又分为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ncariahirsutaHavil.),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sessilifructusRoxb.)。钩藤的适宜生长环境为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广东、贵州、广西、福建、江西等均有种植。钩藤的药用部位通常为其带钩的枝条,其味甘苦、微寒,归心包经,具有清热透邪的作用。目前已报道的从钩藤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有100多种,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类和苷类等,其中以生物碱的含量尤为丰富,如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等。钩藤的药理作用,如消炎、止痛、降压、抗癌、抗癫痫等,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中药成分快速分离纯化技术对于理解中药复杂的物质基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干燥茎枝粉碎,加入乙醇-水(70%-30%),冷浸后过滤,重复3-5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粗提物;
(2)将粗提物溶于蒸馏水得混悬液,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保留乙酸乙酯萃取相,得乙酸乙酯萃取液,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乙酸乙酯萃取物;
(3)将乙酸乙酯萃取物过硅胶柱,梯度洗脱,共分为9个组分,分别命名为Fr.1-Fr.9;取Fr.3过液相色谱,66%甲醇-水,得到式I化合物,即该酰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钩藤与70%乙醇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7-13;所述冷浸时间为13-17天;重复次数优选3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伦,唐志新,陈振山,蒋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