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降镉的技术主要有添加石灰调节pH、增加有机质固存不同形态Cd、增施硅、铁、锌,硒肥形成与Cd的拮抗作用,减少作物的Cd吸收,通过水稻育种基因调控或者自然选育的方式减少Cd吸收。但是这些方式在进行水稻降镉的同时,并不能同时达到提升稻谷品质,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同时改良土壤、调节水稻生长进而降低土壤氮面源污染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得即可作为水稻降镉的调理剂、又可替代化学肥料作为底肥的土壤调节剂,在减少化肥施入的同时,可以增加土壤N的利用效率,同时该土壤调节剂的原料环保,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壤调节剂,所述土壤调节剂是由土壤调节剂物料与叶面调节剂残渣交错分层堆积而成发酵堆、并通过发酵制得;发酵堆分为底层、封层和中间层,底层和封层均为土壤调节剂物料,中间层由重量比为1:8的叶面调节剂残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节剂是由土壤调节剂物料与叶面调节剂残渣交错分层堆积而成发酵堆、并通过发酵制得;发酵堆分为底层、封层和中间层,底层和封层均为土壤调节剂物料,中间层由重量比为1:8的叶面调节剂残渣和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逐层堆积而成,底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与中间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重量比为1:2,封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与中间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重量比为1:2;所述土壤调节剂物料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制得,甘蔗渣6-8份、糖泥2-4份、碳化稻壳2-4份、草木灰1-3份、去籽新鲜野草2-4份、菜籽油楛0.5-1份、花生粕0.5-1份、黄豆粕0.5-1份、米糠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节剂是由土壤调节剂物料与叶面调节剂残渣交错分层堆积而成发酵堆、并通过发酵制得;发酵堆分为底层、封层和中间层,底层和封层均为土壤调节剂物料,中间层由重量比为1:8的叶面调节剂残渣和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逐层堆积而成,底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与中间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重量比为1:2,封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与中间层的土壤调节剂物料的重量比为1:2;所述土壤调节剂物料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制得,甘蔗渣6-8份、糖泥2-4份、碳化稻壳2-4份、草木灰1-3份、去籽新鲜野草2-4份、菜籽油楛0.5-1份、花生粕0.5-1份、黄豆粕0.5-1份、米糠0.5-1份、竹林腐殖土1-3份;所述叶面调节剂残渣由新鲜果皮、新鲜果皮1/3重量的糖蜜和新鲜果皮重量3-4倍的纯净水混合发酵过滤而得,新鲜果皮由等量的木瓜皮、菠萝皮、芒果皮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堆的高度和厚度为1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土壤调节剂物料的制备,按照原料组成重量份,将原料混合均匀,喷水,使物料的含水量为50-60%;
叶面调节剂的制备,按照原料组成重量比,将新鲜木瓜皮、菠萝皮、芒果皮、糖蜜和纯净水混合,在常温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君,牛燕芬,罕丽丽,马梅,徐胜光,宋清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