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36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包括底座、模具本体和进胶口,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侧设有进胶口,进胶口上端设有进胶机构,进胶机构上端连接有胶箱,胶箱下端设有支架,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底座,所述进胶机构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进胶机构通过进胶口将胶箱内的胶液注入到模具本体内,注胶完毕后,转动转把带动转杆、锥齿轮二、锥齿轮一、转轴、连接板、刀片、固定板和回收盒转动,设置的刀片便于将进胶口上残留的胶体进行切除,切除后的胶体掉落到回收盒内,方便对胶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也避免了切除后的胶体掉落到模具本体内,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胶模具
,具体是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现有的注胶模具在使用中,进胶口在注塑完毕后容易残留胶体,若不进行清理,容易使胶体掉落到模具内,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包括底座、模具本体和进胶口,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侧设有进胶口,进胶口上端设有进胶机构,进胶机构上端连接有胶箱,胶箱下端设有支架,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包括底座(1)、模具本体(2)和进胶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模具本体(2),模具本体(2)上侧设有进胶口(3),进胶口(3)上端设有进胶机构(4),进胶机构(4)上端连接有胶箱(5),胶箱(5)下端设有支架(6),支架(6)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所述进胶机构(4)上设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端固定连接支架(6),所述进胶口(3)左侧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左端设有刀片(9),刀片(9)下侧设有回收盒(10),所述进胶口(3)右侧设有防尘罩(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包括底座(1)、模具本体(2)和进胶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模具本体(2),模具本体(2)上侧设有进胶口(3),进胶口(3)上端设有进胶机构(4),进胶机构(4)上端连接有胶箱(5),胶箱(5)下端设有支架(6),支架(6)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所述进胶机构(4)上设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端固定连接支架(6),所述进胶口(3)左侧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左端设有刀片(9),刀片(9)下侧设有回收盒(10),所述进胶口(3)右侧设有防尘罩(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盒(10)下端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端对应回收盒(10)设有滑槽,回收盒(10)滑动连接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去除残留胶体的模具进胶口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付雷雨吕秀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