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5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发酵笼;所述发酵笼包括框口、框底和框体;所述框口用于加料和出料;所述框底设有将整个发酵装置离地架空的支撑脚;所述框体由框架和覆盖在框架上的网笼式栅栏和功能被覆盖组成,其内部设有自控式缓冲挡料板。整体结构全面通风透气,能有效地使外部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堆体内部自然渗透和扩散,满足微生物对好氧发酵的需求;且整个发酵过程中无需翻动,规模大小可控,装拆移动便捷,适用性广;同时发酵占地面积小、发酵速率高,周期短、流程简、不二次污染,具有节能减碳、控污减排等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了新的装备和新的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质堆肥发酵装置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笼及集成应用,属于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的生物转换

技术介绍
堆肥是一门传统又颇具现代特点的生物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工程科学。堆肥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工艺步骤,把各种各样的有机废弃物降解成为一种稳定的无害化,适用于土壤培肥及环境修复的有机类肥料产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产生的工业废弃糟渣、城市垃圾、污泥和农林作物秸秆、养殖粪污等废弃有机物逐年聚增,超量惊人,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凸显。所以,应用现代堆肥技术将不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变废为宝造福人类。已是当今农业、环保、生物领域研究的一大课题,引起众多国家的重视。目前,有机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途径包括露天开放式堆肥和室内装置式堆肥,其以生物堆肥好氧发酵技术为主导,堆肥类型各有特点,效果不一,差异较大。其不足之处在于:开放式堆肥多为露天堆置发酵,易受气候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笼(1);所述发酵笼(1)包括框口(11)、框底(12)和框体(13);所述框口(11)用于加料和出料;所述框底(12)设有将整个发酵装置离地架空的支撑脚(2);所述框体(13)由框架(131)和覆盖在框架(131)上的网笼式栅栏(132)和功能被覆盖组成,其内部设有自控式缓冲挡料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笼(1);所述发酵笼(1)包括框口(11)、框底(12)和框体(13);所述框口(11)用于加料和出料;所述框底(12)设有将整个发酵装置离地架空的支撑脚(2);所述框体(13)由框架(131)和覆盖在框架(131)上的网笼式栅栏(132)和功能被覆盖组成,其内部设有自控式缓冲挡料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笼(1)经浸塑处理的钢质结构,其容积为10立方米,其尺寸规格为:长×宽×高=300cm×150cm×2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设置在框底(12)的左右两边,其为两根方型插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式缓冲挡料板(3)为纵横交错分布在发酵料仓内的拉网结构,该拉网结构一端设置在框体(13)的一个面上,另一端设置在框体(13)的另一个面上,用于形成自然输氧的通气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网结构为带状或片状或截面呈V型条状的钢丝拉网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空气自然输氧的快速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网结构共为四层,第一层和第三层纵横向各设两道拉网片,第二层和第四层纵横向各设三道拉网片;所述拉网片宽度为10~12cm,且同一层拉网片之间的交叉点进行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培元蔡骁徐君蔡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