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35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所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水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粉煤灰、发泡剂、达瓦树胶、膨润土、减水剂和水,所述应用为上述发泡混凝土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通过添加达瓦树胶、膨润土增加了发泡剂产生泡沫的稳定性,使泡沫在于水泥、骨料等混合过程中,不易破裂,同时,通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粉煤灰作为双骨料,通过两种骨料的间断级配,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应用于护岸挡墙,具有质量轻、对地基的压力要低,同时,相比其他柔性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墙体被支护土体之间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中的护岸挡墙,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护岸工程是一种为了防止江河堤岸因水流冲刷而引起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工程防护措施。目前,抛石护岸、土工织物砂枕护岸、铰链沉排护岸、重力式挡墙驳岸、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挡墙驳岸、板式或模袋混凝土护岸等传统防护技术在大量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CN20360315U公开了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在原边坡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预制板桩顶部铺设柔性垫层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预制板桩桩顶贯穿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钢筋混凝土底板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挡墙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所述挡墙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竖向连接钢筋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原边坡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与挡墙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和种植回填土层,并在挡墙内壁、片石混凝土层及原边坡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优化临河航道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并且稳定性好、施工简便。CN203684272U公开了一种柔性挡土墙,包括拉接件、支撑立柱和作业面,还包括柔性挡土墙组件,所述的柔性挡土墙组件包括挡土墙主体,挡土墙主体为不定长的柔性长条,沿柔性挡土墙组件长度方向在挡土墙主体上下两侧分别间隔设有穿透挡土墙主体厚度方向的切痕,切痕上下两侧的挡土墙主体错位形成立柱安装口;所述的支撑立柱插入同一竖直方向的支撑立柱安装口内,拉接件一端连接在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作业面表面上。本技术施工工艺简单、耐久性和坚固性极佳、便于绿化,并且使得围挡墙的施工工艺大大简化。河道岸坡的崩塌和失稳属于流固耦合作用下水土结合面的稳定性问题,其形成条件和过程受到人为荷载、水流冲刷、地表侵蚀、冻融等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重力式挡墙一般使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块砌筑,耗材多,自重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一般的加筋挡墙则属于柔性结构物,挡墙本身强度较差,受填料及施工方式影响较大,后期容易发生变形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水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粉煤灰、发泡剂、膨润土、减水剂和水。优选地,所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水泥30-5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15-30份、粉煤灰10-20份、发泡剂0.5-0.8份、达瓦树胶0.01-0.05份、膨润土0.005-0.05份、减水剂1-1.5份和水15-25份。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5-0.9mm和0.1-0.28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级配为:粒径范围用量0.5-0.9mm10-20%;0.1-0.28mm余量。优选地,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0-300微米。优选地,所述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植物蛋白型发泡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泡剂、达瓦树胶和膨润土的质量比为6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水和减水剂,制成水溶液;S2、将配方量的发泡剂、达瓦树胶、膨润土和余量水,制成发泡溶液;S3、向配方量的建筑垃圾再生骨和粉煤灰中加入步骤S1制备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4、向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A中步骤S2得到的发泡溶液,搅拌,即得所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50-90s。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在护岸挡墙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将上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现场浇筑到土工格室内。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将上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预制成混凝土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通过添加达瓦树胶、膨润土增加了发泡剂产生泡沫的稳定性,使泡沫在于水泥、骨料等混合过程中,不易破裂,同时,通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粉煤灰作为双骨料,通过两种骨料的间断级配,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的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应用于护岸挡强,具有质量轻、对地基的压力要低,同时,相比其他柔性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墙体被支护土体之间的整体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义。本专利技术对所采用原料的来源不作限定,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
普通市售品。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由废弃混凝土、废弃边坡砖、废弃人行道路砖制成;所述发泡剂,购自茌平泽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型号ZTFP50。实施例1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水泥3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30份、粉煤灰20份、发泡剂0.5份、达瓦树胶0.01份、膨润土0.005份、减水剂1份和水15份;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级配为:粒径范围用量0.5-0.9mm20%;0.1-0.28mm余量;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0微米;所述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上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水和减水剂,制成水溶液;S2、将配方量的发泡剂、达瓦树胶和膨润土,制成发泡溶液;S3、向配方量的建筑垃圾再生骨和粉煤灰中加入步骤S1制备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4、向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A中步骤S2得到的发泡溶液,搅拌90s,即得所述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实施例2一种高性能发泡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水泥5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15份、粉煤灰10份、发泡剂0.8份、达瓦树胶0.05份、膨润土0.05份、减水剂1.5份和水25份;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级配为:粒径范围用量0.5-0.9mm10%;0.1-0.28mm余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水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粉煤灰、发泡剂、达瓦树胶、膨润土、减水剂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水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粉煤灰、发泡剂、达瓦树胶、膨润土、减水剂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水泥30-5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15-30份、粉煤灰10-20份、发泡剂0.5-0.8份、达瓦树胶0.01-0.05份、膨润土0.005-0.05份、减水剂1-1.5份和水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5-0.9mm和0.1-0.2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级配为:
粒径范围用量
0.5-0.9mm10-20%;
0.1-0.28mm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100-30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茉陈晓斌张李琳饶欢陈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豪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