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3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机架,所机架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上端开设有上槽口,所述上槽口设置有模头,所述输送槽的下方设置对称设置有第一铸片辊、第二铸片辊,所述第一铸片辊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通过固定杆设置在输送槽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支撑杆设置有传送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槽以及导向槽,从而实现了不同厚度热收缩膜的成型,进而提高了热收缩膜成型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收缩膜
,具体为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热收缩膜用于各种产品的销售和运输,其主要作用是稳固、遮盖和保护产品。收缩膜必须具有较高的耐穿刺性,良好的收缩性和一定的收缩应力。在收缩过程中,薄膜不能产生孔洞。由于收缩膜经常适用于室外,因此需要加入UV抗紫外线剂。现有的铸片形成主要依靠铸片辊,铸片棍是将加热熔融的塑料挤压成厚片,而后对厚片进行快速骤冷,以提高结晶体数量,使之达到均匀细密的结晶体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光泽度,避免了对下道拉伸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熔融原料被铸片棍挤压成片的过程中,熔融原料输送过快会被挤出铸片棍,粘黏在两个铸片辊的侧壁上,如不及时清理会影响铸片辊的转动,进而影响铸片质量,从而影响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的质量,同时现有的装置并不能生产不同厚度的成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机架,所机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机架(2),所机架(2)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输送槽(4),所述输送槽(4)的上端开设有上槽口,所述上槽口设置有模头(3),所述输送槽(4)的下方设置对称设置有第一铸片辊(5)、第二铸片辊(6),所述第一铸片辊(5)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2)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6)通过固定杆设置在输送槽(4)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支撑杆设置有传送辊(7),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通过第一支撑柱设置有调节槽(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机架(2),所机架(2)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输送槽(4),所述输送槽(4)的上端开设有上槽口,所述上槽口设置有模头(3),所述输送槽(4)的下方设置对称设置有第一铸片辊(5)、第二铸片辊(6),所述第一铸片辊(5)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2)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6)通过固定杆设置在输送槽(4)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二铸片辊(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一侧支撑杆设置有传送辊(7),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通过第一支撑柱设置有调节槽(8),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输送通道(10),所述环形输送通道(10)的上端与模头(3)连接,所述环形输送通道(10)的下端与第一铸片辊(5)与第二铸片辊(6)的间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片辊(5)、第二铸片辊(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盛昱塑料制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