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32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其原料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40~400份、粉煤灰80~160份、机制砂700~1000份、碎石800~1200份、外加剂5~20份、清水150~17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早期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领域中,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防止开裂是大体积混凝土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防止开裂的措施主要为混凝土选材及配比、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法等多方面综合应用。同标号大体积混凝土成本通常高于普通混凝土,原因在于生产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及设备有更高要求。混凝土选材及配比优化方面,主要有采用低热水泥、双掺粉煤灰与矿粉、大掺量粉煤灰等方法,原理在于降低水化热或延长水化反应降低水化热峰值,同时辅以必要的内部降温措施及外部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而导致开裂。低热水泥水化热值低,属特种水泥,售价往往远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且采购渠道来源有所限制。且为防止不同种类水泥混料,普通搅拌站需腾出专线生产大体积混凝土,使得设备利用率降低,进一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采取双掺矿粉和粉煤灰方式在原材料成本上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建设成本增加。新打入粉料罐体的水泥、粉煤灰或矿粉等粉料因温度过高而无法直接使用,通常需自然冷却后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40~400份、粉煤灰80~160份、机制砂700~1000份、碎石800~1200份、外加剂5~20份、清水150~175份;其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P.O42.5R水泥,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7%、3天水化热≤250kJ/kg、7天水化热≤300kJ/kg。/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40~400份、粉煤灰80~160份、机制砂700~1000份、碎石800~1200份、外加剂5~20份、清水150~175份;其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P.O42.5R水泥,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7%、3天水化热≤250kJ/kg、7天水化热≤300kJ/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Ⅰ级粉煤灰或F类Ⅱ级粉煤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宇肖侑坪陈军超杨乐徐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十九冶成都简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