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混凝土再生微粉(以下简称再生微粉)是再生混凝土骨料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粒径小于0.16mm的微细粉末,占废弃混凝土总质量的10%-20%,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钙(C-S-H)、未水化水泥颗粒、氢氧化钙(CH)和二氧化硅等,未水化水泥颗粒、氢氧化钙具有作为水泥水化晶核和继续水化形成凝胶产物的能力。因此,再生微粉可用做水泥的矿物掺合料以发挥其填充效应和活性效应。然而,由于二氧化硅和水化硅酸钙在再生微粉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所以再生微粉的活性远低于水泥活性。再生微粉中含有大量具有潜在活性的硅铝质成分,可通过机械研磨、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式提高再生微粉活性。目前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改变再生微粉的化学组分和物相组成,提高再生微粉中活性成分含量,提高与水泥之间的相容性。然而,再生微粉来源广泛,其成分组成复杂,目前处理方法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索效果好、适用性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再生微粉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将收集废物混凝土块,用破碎机逐级破碎,用球磨机研磨,过100目筛,制得d50=13.5微米的微细粉末;/n步骤S2:将制备的再生微粉置于温度较高的干燥环境中,干燥后取出,冷却至室温;/n步骤S3:配制不同浓度的单宁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3%、0.5%),将冷却好的再生微粉与配制好的单宁酸溶液混合,使用玻璃棒持续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收集废物混凝土块,用破碎机逐级破碎,用球磨机研磨,过100目筛,制得d50=13.5微米的微细粉末;
步骤S2:将制备的再生微粉置于温度较高的干燥环境中,干燥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步骤S3:配制不同浓度的单宁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3%、0.5%),将冷却好的再生微粉与配制好的单宁酸溶液混合,使用玻璃棒持续搅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再生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干燥环境温度为105℃,干燥时间为2小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刘志强,王浩,沈文峰,徐颖,韦于彪,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