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水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落后的排水系统不相匹配,从而影响了良性的水文循环,城市水体受到破坏,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匮乏、城市内涝频发、水体污染加剧、城市地下水位线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已有超过15个城市发生了严重内涝灾害,然而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将近2/3的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50多个。面对着城市内涝带来的严重损害,我国采取了更多的措施来加速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发展和改进。在改进灰色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城市水文系统、绿色建筑、城市道路的建设。保证海绵体在城市中的占有率,是保持城市绿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排除城市内涝、解决城市短缺用水、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识别城市周边的生态板块,根据所述生态板块对城市实施不同的水环境治理工程;/n所述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渗水-排水工程、蓄水-滞水工程和净水-用水工程;/n所述渗水-排水工程用于将雨水渗入城市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源;/n所述蓄水-滞水工程用于积存清洁雨水,支流部分雨水;/n所述净水-用水工程用于缓解城市自来水用水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城市周边的生态板块,根据所述生态板块对城市实施不同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所述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渗水-排水工程、蓄水-滞水工程和净水-用水工程;
所述渗水-排水工程用于将雨水渗入城市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源;
所述蓄水-滞水工程用于积存清洁雨水,支流部分雨水;
所述净水-用水工程用于缓解城市自来水用水压力。
2.根据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地块划分的方法包括:
对城市周边的生态板块按照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森林草甸、河流湖泊、湿地、水源涵养区、农田和原野;
对城市周边的生态板块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包括:重要生物栖息地、珍惜动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区和水资源保护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排水工程包括:设置植被缓冲带、透水铺装、建设下沉式绿地、建造渗透系统和建造植草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系统由若干个渗透装置阵列排布于城市的待渗水区域,从地面的混凝土层往下打桩把每个所述渗透装置竖直向下贯穿至砂石层,地面上的雨水通过渗透装置渗透至砂石层,补充城市地下水源;
所述渗透装置包括渗透本体(1)和渗透基体(2),所述渗透本体(1)设于所述渗透基体(2)之上,所述渗透本体(1)顶部与地面持平,所述渗透基体(2)下部延伸至砂石层;
所述渗透基体(2)是一个圆柱型体且中空的结构体,所述渗透本体(1)是一个圆弧形且弧形开头朝上的结构体,并且渗透本体(1)上设有盖体(3),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第一渗水孔(4),所述渗透本体(1)设有若干通往所述渗透基体(2)的第二渗水孔(5);所述渗透基体(2)底部设有若干第三渗水孔(6);所述渗透基体(2)内填充有渗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基体(2)外壁表面沿其周向和轴向方向均设有加强筋体(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渗水区域为矩形分布时,若干渗透装置沿矩形长边依次等距布局;
所述待渗水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飞,孙林智,熊亮,袁幸朝,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