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丹芬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22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底端侧壁插设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直径大于通管的直径,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插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另一端贯穿污水池的侧壁,所述圆管的侧壁与污水池的底端内侧壁的最短间距为5cm,所述圆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污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利用污水自身的冲击力对污水池底部的淤泥冲刷,确保污水池底部不会被淤泥附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污水进行处理后,会出现淤泥等杂质,当排放污水时,由于污水的流动会带动淤泥向排水口和污水池底部聚集,导致淤泥附着在污水池底部,而现如今的污水池没有防止淤泥附着在底部的装置,不利于污水池排放完污水后的清洗,会增大清洁员工的工作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污水排放时,淤泥堆积在污水池表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3),所述中转箱(3)的底端侧壁插设连接有通管(7),所述通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直径大于通管(7)的直径,所述出水管(4)的侧壁插设有圆管(5),所述圆管(5)的另一端贯穿污水池(1)的侧壁,所述圆管(5)的侧壁与污水池(1)的底端内侧壁的最短间距为5cm,所述圆管(5)靠近污水池(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3),所述中转箱(3)的底端侧壁插设连接有通管(7),所述通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直径大于通管(7)的直径,所述出水管(4)的侧壁插设有圆管(5),所述圆管(5)的另一端贯穿污水池(1)的侧壁,所述圆管(5)的侧壁与污水池(1)的底端内侧壁的最短间距为5cm,所述圆管(5)靠近污水池(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5),所述防护壳(1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过滤孔,所述圆管(5)靠近污水池(1)的一端位于防护壳(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靠近污水池(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9)的侧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芬
申请(专利权)人:王丹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