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16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上设有减震应急电气柜、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减震应急电气柜包括箱体、柜门、主减震弧、椭形块、限位块、升降板、电气柜以及副减震弧,急救通讯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控制器、蜂鸣器、通讯器、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急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外部,同时形成声音警报有向外呼救的作用,另外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应急电气柜在电梯停电或是急停状态下,还能保持稳定的状态,通过应急电源供电给照明装置,减少使用者的紧张感,同时电气柜更易热量排出,减震效果更好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急救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电梯的拥有量与日俱增,电梯已经成为和居民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设备之一,由于电梯本身特性、环境和维护保养质量等诸多原因,电梯时常发生故障和困人现象,目前电梯里普遍安装了电梯紧急通话装置,当乘客被困电梯后,按下报警按钮,电梯紧急通讯装置就实现与物业值班人员的对话,但是现有的电梯发生故障和困人时,如何快速、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电梯外的人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效率。另外,在电梯停电或是急停的情况下,备用电源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电源控制柜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晃动,导致控制柜内部的柜体会产生比较大的晃动,导致柜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很容易出现松散的状态,可能会出现故障,使用的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的通过通讯器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外部,同时通过蜂鸣器的设置可以形成声音警报有向外呼救的作用,另外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包括电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上设有减震应急电气柜、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所述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垂直连接设有支撑底板,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设于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且底部连接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照明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顶部,所述急救通讯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上且设于照明装置的下方,所述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均与减震应急电气柜电连接;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包括箱体、柜门、主减震弧、椭形块、限位块、升降板、电气柜以及副减震弧,所述箱体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柜门转动设于箱体的通孔处,所述主减震弧设于箱体内底部四角,所述椭形块设于主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包括电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上设有减震应急电气柜、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所述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垂直连接设有支撑底板,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设于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且底部连接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照明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顶部,所述急救通讯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上且设于照明装置的下方,所述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均与减震应急电气柜电连接;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包括箱体、柜门、主减震弧、椭形块、限位块、升降板、电气柜以及副减震弧,所述箱体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柜门转动设于箱体的通孔处,所述主减震弧设于箱体内底部四角,所述椭形块设于主减震弧上,所述限位块设于两椭形块之间,所述升降板设于限位块上,所述电气柜设于升降板上,所述副减震弧设于电气柜侧面与箱体侧面之间,所述副减震弧设于升降板上,所述电气柜内设置有应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通讯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控制器、蜂鸣器、通讯器、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所述电梯本体为双层设置,所述壳体设于电梯本体的双层内壁之间且靠近箱体设置,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安装有螺栓与电梯本体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蜂鸣器、通讯器设于壳体内,所述电池与应急电源电连接,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设于壳体前端,且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贯穿电梯本体的内壁设置,所述蜂鸣器、通讯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与通讯器、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形块呈半椭圆形设置,所述主减震弧呈四分之一圆形设置,所述椭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适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德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