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15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第一步,上料;第二步,PET1表面离型膜的剥离;第三步,铜箔放卷纠偏装置;第四步,对接平台;第五步,贴合机构1;第六步,可升降式电解液槽:将通过贴合机构1贴合而成的上卷PET1、铜箔与下卷PET1送入电解液槽,进行电解,从而使得铜箔上的石墨烯层与PET1结合;第七步,风刀机构:电解后结合石墨烯的PET1、铜箔与PET2分别导向张力控制系统1、去离子水槽与PET2绕卷机构,在此过程中,分别采用冲击气流除去PET1、铜箔与PET2表面的水分,且导向张力控制系统1后的PET1、铜箔分别进入PET1收卷系统、铜箔收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薄膜卷对卷的生产效率,并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专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薄膜卷,通常是PET与石墨烯层贴合在一起,现有的对于薄膜卷的生产,存在着良品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上料:通过卷轴分别放卷PET1、PET2、带有石墨烯层的铜箔;第二步,PET1剥离:剥离PET1表面的离型膜;第三步,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通过采用检测传感器感应铜箔边缘位置,实时调整铜箔卷轴的左右微量移动,从而控制放卷质量;第四步,对接平台:为上卷PET1或铜箔尾端与下卷PET2或铜箔前端提供手动对接平台;对接平台设有校准机构,用于上卷料与下卷料对接左右位置的校准;第五步,贴合机构1:用于贴合PET1、铜箔与PET2,铜箔处于PET1与PET2之间,使得PET1被剥离离型膜的表面与铜箔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上料:通过卷轴分别放卷PET1、PET2、带有石墨烯层的铜箔;/n第二步,PET1剥离:剥离PET1表面的离型膜;/n第三步,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通过采用检测传感器感应铜箔边缘位置,实时调整铜箔卷轴的左右微量移动,从而控制放卷质量;/n第四步,对接平台:为上卷PET1或铜箔尾端与下卷PET2或铜箔前端提供手动对接平台;对接平台设有校准机构,用于上卷料与下卷料对接左右位置的校准;/n第五步,贴合机构1:用于贴合PET1、铜箔与PET2,铜箔处于PET1与PET2之间,使得PET1被剥离离型膜的表面与铜箔表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上料:通过卷轴分别放卷PET1、PET2、带有石墨烯层的铜箔;
第二步,PET1剥离:剥离PET1表面的离型膜;
第三步,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铜箔放卷纠偏系统通过采用检测传感器感应铜箔边缘位置,实时调整铜箔卷轴的左右微量移动,从而控制放卷质量;
第四步,对接平台:为上卷PET1或铜箔尾端与下卷PET2或铜箔前端提供手动对接平台;对接平台设有校准机构,用于上卷料与下卷料对接左右位置的校准;
第五步,贴合机构1:用于贴合PET1、铜箔与PET2,铜箔处于PET1与PET2之间,使得PET1被剥离离型膜的表面与铜箔表面贴合;
第六步,可升降式电解液槽:将通过贴合机构1贴合而成的上卷PET1、铜箔与下卷PET1送入电解液槽,进行电解,从而使得铜箔上的石墨烯层与PET1结合;
第七步,风刀机构:电解后结合石墨烯的PET1、铜箔与PET2分别导向张力控制系统1、去离子水槽与PET2绕卷机构,在此过程中,分别采用冲击气流除去PET1、铜箔与PET2表面的水分,且导向张力控制系统1后的PET1、铜箔分别进入PET1收卷系统、铜箔收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所述张力控制系统1用于PET1在行走时确保恒定张力,张力控制系统中的伺服电机采用恒定扭矩控制模式,控制PET1在行走时的恒定张力;根据检测传感器感应张力控制机构的位置,调整张力控制系统1的主动轮线速度;
当下检测传感器感应到张力控制机构时,说明PET1张进状态,张力控制系统1的主动轮线速度需要作出调整,线速度调快;
当上检测传感器感应到张力控制机构时,说明PET1松弛状态,张力控制系统1的主动轮线速度需要作出调整,线速度调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所述PET2绕卷机构用于PET2绕卷,包括辊轮、驱动辊轮的伺服电机以及导向纠偏机构,辊轮线速度可调,伺服电机采用恒定扭矩控制模式,确保PET2绕卷时张力恒定;导向纠偏机构用于PET2绕卷时导向及左右微量移动,来控制绕卷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对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所述去离子水槽尺寸为300*300*150mm,材料为PMMA;去离子水槽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平郑军刘华杨莉莉王维镝林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