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10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有液晶屏的垃圾分装装置盖板、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控制设备舱体、转板舱体和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中安装有一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控制设备舱体内置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转板舱体安装有用于将垃圾传送进入内桶的转板、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和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通过内桶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内桶的空格。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嵌入式采集图像,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垃圾分类与识别,通过转板舱体与转盘协同转向控制,实现垃圾传送、垃圾仓定位以及自动投放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地区陆续颁布了垃圾分类相关管理条例,由于垃圾种类繁多,垃圾分类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目前,现有的垃圾分装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已有的垃圾分类方法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分类,视频监控的模式,还没有成熟的技术通过机器本身来进行辅助分装。已有的智能垃圾桶也都没有提供分装功能。(2)已有的基于图像垃圾识别及分类装置,需要逐一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运行速度慢且不支持用户连续投放垃圾。(3)目前已有的垃圾分类装置主要进行垃圾的二分类。(4)对于智能垃圾分类技术,国外已经出现了一些智能垃圾分类产品,而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垃圾分类产品诞生。国内的“智能”垃圾桶,在功能上仅局限于红外感应开盖,自动更换垃圾袋和一键打包等功能,无法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国外拥有自动分类能力的产品以传送带、机械臂等结构为主,都存在延时高、体积大、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能够通过嵌入式采集图像,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垃圾分类与识别,通过转板舱体与转盘协同转向控制,实现垃圾传送、垃圾仓定位以及自动投放垃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有液晶屏的垃圾分装装置盖板、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控制设备舱体、转板舱体和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中安装有一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控制设备舱体内置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转板舱体安装有用于将垃圾传送进入内桶的转板、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和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通过内桶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内安装一内桶,每个内桶内安装一用于实现垃圾储量测量的激光测距模块。进一步地,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通过轴承、转轴与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设备舱体中安置有广角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的信号输出端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相连,基于广角摄像头拍摄的图片经由微处理器控制板传入云端,云端实现垃圾的识别后,将结果传回至微处理器控制板,微处理器控制板根据识别结果通过控制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带动轴承和转轴,进而使得转盘按照规定的旋转角度旋转,到达指定位置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启动,顺时针旋转转板,带动着垃圾到达转盘的缺口处后,掉落到指定的区域当中,进而实现垃圾的分类。进一步地,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的信号输入端与激光测距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液晶屏相连,用于显示每个内桶内的垃圾储量。进一步地,转板上设置5格扇形的空间,每格空间所占角度为72度,内桶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及有害厨余混合桶,其中,有害厨余混合桶所占圆桶空间为60度,可回收垃圾桶和干垃圾桶所占空间各为150度。进一步地,通过投递口外壳扔入垃圾,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将投递口挡板的开关信号输入至微处理器控制板,转板在得到微处理器控制板的指示后,以顺时针的方法旋转固定角度,来提供新的空间给下一次垃圾的投入,同时位于控制设备舱体中的广角摄像头对该位置内的垃圾进行拍摄,转板旋转与摄像头拍摄无需等待垃圾分类反馈结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空间利用率更高的转板舱体及转盘的设计,实现了连续投放的四分类垃圾分装;通过物联网采集及控制设备,连接云端进行垃圾目标检测及分类,并通过自动化控制方法,对转板舱体内的垃圾进行传送,垃圾仓定位以及自动投放。可以方便进行连续垃圾投放的同时,使整个空间尺寸的利用上得到了提升。因此在尺寸上传统家用垃圾桶相同,甚至可以缩减到办公桌上的小型垃圾桶大小。同时垃圾连续投放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消除了等待时间。四分类的模式,符合目前国家制定的垃圾分类标准,可以直接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乱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在传统家用垃圾桶的结构上,采用旋转转盘与转板舱体结合的方式,垃圾进入转板舱体后,进行识别缓存,在识别结果反馈前可以在其他舱体内继续扔入垃圾,从而保证连续投放垃圾的效果,当识别结果反馈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与转板舱体的动作,最终实现垃圾传送、垃圾仓定位以及自动投放垃圾;具体的,该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有液晶屏的垃圾分装装置盖板1、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2、控制设备舱体4、转板舱体6和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16,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2中安装有一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3,控制设备舱体4内置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5,转板舱体6安装有用于将垃圾传送进入内桶的转板8、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7、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10和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13,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16内通过内桶隔板17分隔成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内安装一内桶15,每个内桶15内安装一用于实现垃圾储量测量的激光测距模块14。本实施例中,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10的步进电机13通过轴承11、转轴12与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10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设备舱体4中安置有广角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5的信号输出端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7、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13相连。基于广角摄像头拍摄的图片经由微处理器控制板传入云端,云端实现垃圾的识别后,将结果传回至微处理器控制板,微处理器控制板根据识别结果通过控制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7带动轴承11和转轴12,进而使得转盘10按照规定的旋转角度旋转,到达指定位置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13启动,顺时针旋转转板,带动着垃圾到达转盘10的缺口处后,掉落到指定的区域当中,进而实现垃圾的分类。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5的信号输入端与激光测距模块14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液晶屏相连,用于显示每个内桶15内的垃圾储量。本实施例中,转板8上设置5格扇形的空间,每格空间所占角度为72度,内桶15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及有害厨余混合桶,其中,有害厨余混合桶所占圆桶空间为60度,可回收垃圾桶和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有液晶屏的垃圾分装装置盖板、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控制设备舱体、转板舱体和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中安装有一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控制设备舱体内置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转板舱体安装有用于将垃圾传送进入内桶的转板、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和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通过内桶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内安装一内桶,每个内桶内安装一用于实现垃圾储量测量的激光测距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有液晶屏的垃圾分装装置盖板、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控制设备舱体、转板舱体和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置投递挡板的投递口中安装有一用于感应投递挡板开关的电磁装置,控制设备舱体内置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转板舱体安装有用于将垃圾传送进入内桶的转板、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和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用于存放垃圾的垃圾桶内通过内桶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内安装一内桶,每个内桶内安装一用于实现垃圾储量测量的激光测距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通过轴承、转轴与用于垃圾仓定位及投放的转盘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投放的垃圾自动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设备舱体中安置有广角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板及电源板的信号输出端与用于推进及旋转转板的步进电机、用于推进及旋转转盘的步进电机相连,基于广角摄像头拍摄的图片经由微处理器控制板传入云端,云端实现垃圾的识别后,将结果传回至微处理器控制板,微处理器控制板根据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增荣曹迪黄立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捷途慧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