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涉水光伏领域,具体是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大多光伏系统安装于大面积的未利用地例如沙漠、戈壁或水上区域,现有的水上区域使用的光伏系统大多为在浮体上安装光伏板,再将各组浮体相互连接组成阵列状置于水面进行工作;传统晶硅电池寿命一般可达到25年,然而现有的一些新型高性能光伏板电池寿命不长,例如钙钛矿光伏板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因此采用这类新型高性能光伏板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维修更换,而现有的这些阵列式光伏系统拆装难度较高,无法便捷快速的进行光伏板的拆装更换和维修,尤其是位于阵列式光伏系统靠近中央的光伏板,必须将位于外侧的光伏板全部拆除才可进入阵列中央进行更换和维修,整个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水上光伏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架组件,由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架组成,所述安装架由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拼接组成,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侧侧壁均匀设有安装卡爪;/n光伏安装座,用于安装光伏设备并使其漂浮于水面,光伏安装座两端与所述安装卡爪对应开设有卡槽,所述光伏安装座均匀布设于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架之间,光伏安装座两端通过安装卡爪分别与临近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侧侧壁卡接安装;/n光伏板,安装于光伏安装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组件,由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架组成,所述安装架由可相对滑动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拼接组成,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侧侧壁均匀设有安装卡爪;
光伏安装座,用于安装光伏设备并使其漂浮于水面,光伏安装座两端与所述安装卡爪对应开设有卡槽,所述光伏安装座均匀布设于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架之间,光伏安装座两端通过安装卡爪分别与临近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侧侧壁卡接安装;
光伏板,安装于光伏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组件中的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架通过光伏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拼接侧边缘向内折弯,所述第二轨道拼接侧边缘对应第一轨道拼接侧边缘向外折弯,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拼接侧边缘交错滑动拼接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内腔对应第二轨道拼接侧边缘的向外折弯均匀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将第二轨道拼接侧边缘的向外折弯抵接于第一轨道拼接侧边缘的向内折弯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轨道相对第二轨道滑动时转动轮转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腔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第一轨道内腔一端,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于第二轨道内腔另一端,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端头均开设有拖拽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安装位置分别距离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端口的距离大于一米,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对张开滑动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接触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涉水环境配电网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安装座包括:
一对浮体,对称设置,用于使光伏安装座漂浮于水面;
连接架,两端分别与浮体固定连接,该连接架上均匀贯穿设有多组通孔,且其截面为栅格状,所述通孔内均垂直贯穿有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属板上端均向相同方向折弯,其下端垂直贯穿通孔并外露于通孔外侧,且弹性金属板与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
光伏板固定组件,对称安装于浮体上,用于对光伏板进行固定限位将光伏板按压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灿,黄银华,江南,何开教,吴敬兵,姜维伟,吴聂根,苏锦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