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99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箍,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面铰接有微型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盘,且圆盘的背面与微型气缸的气压端铰接。该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与现有的普通墙面打磨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电机旋转带动扇叶和打磨盘转动,通过打磨盘对墙面进行打磨,然后通过扇叶与单向气阀配合将打磨墙面落下的粉尘吸入装置内,减少扬尘的发生;通过电机旋转带动扇叶和打磨盘转动,然后通过扇叶与单向气阀配合将打磨墙面落下的粉尘吸入装置内,对粉尘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重要朋友。目前,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常常需要对墙体墙面进行打磨平整处理,经过平整处理后的墙面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现有的专利(公共号:CN211136562U)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装置在对墙进行打磨时容易引起扬尘,实用性不佳;2、该装置在对墙体进行打磨后还需人工对打磨掉落的粉尘进行收集,操作较为麻烦;3;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砂纸,较为浪费资源。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墙面打磨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箍(2),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侧面铰接有微型气缸(3),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顶端铰接有铰接块(4),所述铰接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盘(5),且圆盘(5)的背面与微型气缸(3)的气压端铰接,所述圆盘(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7),所述电机(6)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8),所述打磨盘(8)的正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壁固定插接有单向气阀(10),所述打磨盘(8)和圆盘(5)的侧面搭接有第一弧形板(11),所述第一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箍(2),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侧面铰接有微型气缸(3),所述电动伸缩杆(1)的顶端铰接有铰接块(4),所述铰接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盘(5),且圆盘(5)的背面与微型气缸(3)的气压端铰接,所述圆盘(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7),所述电机(6)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8),所述打磨盘(8)的正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壁固定插接有单向气阀(10),所述打磨盘(8)和圆盘(5)的侧面搭接有第一弧形板(11),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侧面铰接有螺纹套(12),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侧面通过铰链(13)铰接有第二弧形板(14),所述第二弧形板(1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且第二弧形板(14)的侧面与打磨盘(8)和圆盘(5)的侧面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2)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龙刘会敏郑爽朱光军谷扬徐飞龙卢欧阳
申请(专利权)人:金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