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及电主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铣削颤振抑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及电主轴系统。
技术介绍
铣削颤振是一种发生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强烈自激振动,工件的低频振动会影响刀具的精确定位并影响到加工精度。如何抑制铣削颤振是提升零件高精度、高品质、高效率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开发智能加工技术和研制高性能制造装备必须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了实现铣削颤振抑制,针对不同的主轴系统和使用工况,常用参数调控、被动式和主动式等几种颤振抑制方法。尽管目前运用以上三种方式对铣削颤振的抑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同的抑制方式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采用参数调控或被动颤振抑制方法仅能覆盖较窄的颤振抑制频段,且由于设计完成后参数随之固化,无法随切削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化而实时调整,导致所设计的颤振抑制系统鲁棒性不佳;采用主动式颤振抑制系统的方法,常常基于附加作动器或监控系统,但在实际加工中,由于实际模型复杂、参数时变等难题,往往造成颤振抑制控制器设计难度高、可靠性差等不足。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基于电主轴铣削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典型工况下电主轴铣削的稳定性特征,根据所述稳定性特征对电主轴铣削颤振时主颤振频率估计;/n基于传递矩阵理论,计算得到颤振波在电主轴轴系中的传播机理和传递路径,确定在典型颤振激励条件下各个节点的状态参数,进一步确定在电主轴传递路径上响应的极大值点,确定抑制振动传播节点的位置;/n基于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理论,以所述电主轴铣削颤振时电主轴颤振频率为目标函数,设计声子晶体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以及布置形式;/n将所述声子晶体安装到所述抑制振动传播节点的位置,声子晶体外形与主轴系统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电主轴铣削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典型工况下电主轴铣削的稳定性特征,根据所述稳定性特征对电主轴铣削颤振时主颤振频率估计;
基于传递矩阵理论,计算得到颤振波在电主轴轴系中的传播机理和传递路径,确定在典型颤振激励条件下各个节点的状态参数,进一步确定在电主轴传递路径上响应的极大值点,确定抑制振动传播节点的位置;
基于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理论,以所述电主轴铣削颤振时电主轴颤振频率为目标函数,设计声子晶体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以及布置形式;
将所述声子晶体安装到所述抑制振动传播节点的位置,声子晶体外形与主轴系统结构相匹配,实现对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的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电主轴铣削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典型工况下电主轴铣削的稳定性特征,根据所述稳定性特征对电主轴铣削颤振时主颤振频率估计,具体如下:
基于铣削颤振频率特性与信号正交性分析,构建铣削振动信号的参数化模型,将铣削振动信号分为稳定成分和干扰成分,对信号中的稳定周期成分进行滤除;
在颤振识别的基础上,利用经验模式分解实现铣削颤振特征信号的提取,采用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主颤振频率估计方法,提取主颤振中心频率及颤振频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传递矩阵理论,将质量连续分布的弹性转子离散为由不计厚度但考虑惯量的刚性圆盘和不计质量但考虑刚度的弹性轴段组成的盘轴系统,得到刚性盘左右两端传递矩阵为:
将轴段与刚性盘合成一个综合轴段,其轴段左右两端传递矩阵为
盘轴系统的传递矩阵关系为:
其中,Jp为刚性盘的转动惯量,Jd为转轴段的动惯量m为质量,ω角速度,l为主轴的长度,E为杨氏模量,I惯性矩,最终的传递矩阵模型,k为刚度,n为份数,R为右端,L表示左端,Ti轴段左右两端传递矩阵,Di为刚性盘左右两端的传递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系统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理论,以所述电主轴铣削颤振时电主轴颤振频率为目标函数,设计声子晶体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以及布置形式具体为:弹性波在结构中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虎,王岗,万少可,洪军,张锦玉,刘金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