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壳体及其刻槽方法和具有其的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93761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壳体及其刻槽方法和具有其的电池,刻槽方法包括:S1、减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弱化区;S2、在弱化区的一侧表面开设沿所述弱化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防爆槽,防爆槽的深度小于弱化区的厚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壳体的刻槽方法,在壳体上对需要制备防爆槽的区域进行减薄处理形成弱化区,再在该弱化区内二次刻槽,通过两次刻槽处理的方案,可以精确控制刻槽的一致性,满足电池的安全性要求;另外,通过二次刻槽使防爆阀藏于凹槽内,避免较小的开阀区被外物体碰撞、挤压而损伤,对强度较弱的开阀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的零部件加工、装配以及成品正常使用过程中碰撞或挤压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壳体及其刻槽方法和具有其的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爆壳体、防爆壳体的刻槽方法和具有防爆壳体的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的安全防护主要是通过在电池的壳体或者盖板上设置安全防爆槽加以控制,在传统方案中,为了使防爆槽在内压较低的异常水平时即可被破坏开阀,防爆阀开阀区域强度需要设置得比较低,但是同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防爆槽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碰撞、挤压等损坏,因此通常只能采用塑性好的例如碳素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壳体或者盖板开设防爆槽结构,对材料的限制较大。若采用现有的开槽方法对硬度较高的例如铁合金等材质进行开槽,常规防爆槽的单一结构,难以在硬度较高的铁合金上应用,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在硬度较高的材质上开槽成型困难,加工工艺性差,容易导致薄壁零件挤压变形,这是由于在硬度较高的铁合金上刻槽,防爆压力难以精确控制;第二,硬度较高的材质在开槽时的防爆压力远大于常规电池的防爆要求,防爆槽在实际使用时防爆功能失效,电池安全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壳体的刻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减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弱化区;/nS2、在所述弱化区的一侧表面开设沿所述弱化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防爆槽,所述防爆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弱化区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壳体的刻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减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弱化区;
S2、在所述弱化区的一侧表面开设沿所述弱化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防爆槽,所述防爆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弱化区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和所述防爆槽分别形成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弱化区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宽度为0.1mm-5mm,所述弱化区的厚度与所述壳体的厚度差为0.01mm-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通过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刻槽形成所述弱化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壳体在成型时局部材料减薄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弱化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防爆槽在所述弱化区的周向上位于所述弱化区的内圈与外圈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槽的底壁在所述弱化区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表面形成连接区和开阀区,所述连接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开阀区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的厚度为0.05mm-0.1mm,所述开阀区的厚度为0.005mm-0.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槽的截面形成为从底壁向开口所在方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碳素钢件、铝件、铝合金件或铁合金件。


11.一种防爆壳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罗家文薛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