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磨筒体及水泥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4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1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泥磨筒体及水泥磨,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其中,水泥磨筒体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部依次形成有研磨腔和卸料腔;出口篦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用于分隔所述研磨腔和卸料腔;隔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并沿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设置一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水泥磨筒体内物料的温度传递至外筒,进而能够避免热量通过外筒传递至滑履以及滑履瓦,导致滑履瓦温度升高,而导致系统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磨筒体及水泥磨
本申请涉及水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磨筒体及水泥磨。
技术介绍
水泥磨运行时,物料温度通过水泥磨筒体、滑履传导至滑履瓦上,造成滑履瓦温度高导致系统停车,无法继续研磨,因此,如何避免滑履瓦温度过高导致系统停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磨筒体及水泥磨,以避免滑履瓦温度过高导致系统停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泥磨筒体,该水泥磨筒体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部依次形成有研磨腔和卸料腔;出口篦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用于分隔所述研磨腔和卸料腔;隔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并沿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设置一周。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部件包括隔热层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具体地,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毡。具体地,所述隔热部件包括:第一隔热组件和第二隔热组件,所述第一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靠近所述出口篦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卸料腔。具体地,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设置于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第一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衬板与所述研磨腔的腔壁之间。具体地,所述卸料腔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二隔热组件之间形成有隔热空间。具体地,还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隔热空间内,一端连接于所述内筒,另一端顶持于所述第二隔热组件。具体地,所述隔热空间内填充有隔热物料,所述隔热物料为黑白料发泡剂。具体地,还包括滑履,所述滑履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外壁。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水泥磨,包括以上任一项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水泥磨筒体,通过在外筒的内壁上设置隔热部件,其中外筒的内壁也就是研磨腔的腔壁和卸料腔的腔壁,能够避免筒体内部物料的温度传递至外筒,导致滑履以及滑履瓦的温度升高,因此,能够避免滑履瓦温度升高,避免系统因滑履瓦温度过高而停车。本申请第二方面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泥磨筒体的再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外筒1,研磨腔11,卸料腔12,出口篦板2,隔热部件3,第一隔热组件31,第一固定套筒311,第一隔热层312,第二隔热组件32,第二固定套筒321,第二隔热层322,内筒4,隔热空间5,支撑件6,衬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泥磨筒体,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1内部依次形成有研磨腔11和卸料腔12;出口篦板2,设置于所述外筒1内,用于分隔所述研磨腔11和卸料腔12;隔热部件3,设置于所述研磨腔11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12的内壁,并沿所述研磨腔11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12的内壁设置一周。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外筒1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沿着进料端指向出料端的方向,筒体内依次形成有研磨腔11和卸料腔12,而设置有卸料腔12的一端为出料端。其中,物料研磨在研磨腔11内进行,而卸料腔12内设置有卸料装置,卸料在卸料腔12内完成,研磨腔11的腔壁和卸料腔12的腔壁均为外筒1的内壁。其中,出口篦板2上设置有出料口,研磨腔11内的物料可以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卸料腔12内。其中,出口篦板2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结构,在此不进行详细的介绍。通常,水泥磨中还包括滑履,滑履设置在外筒1的外部,物料的温度可以通过外筒1、滑履传递至滑履瓦上,造成滑履瓦温度过高导致系统停车,而在申请中,在外筒1内的研磨腔11以及卸料腔12的内壁上均设置了隔热部件3,物料温度需要先经过隔热部件3才能够传递至外筒1上,隔热部件3能够阻碍温度的传递,因此,物料的温度无法由隔热部件3传递至外筒1上,进而不会由滑履传递至滑履瓦,以此能够避免滑履瓦的温度升高导致停车。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部件3包括隔热层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固定套筒可以由雪花板制成或由钢板制成,其可以对隔热层进行固定,其中,为了增大隔热部件3的隔热效果,固定套筒内部可以设置有中空腔,中空腔能够增加隔热部件3的隔热效果。其中,固定套筒与外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可以将隔热撑设置在容纳腔中。除固定套筒外,隔热部件3可以包括隔热层和多个隔热板,而隔热层通过多个隔热板固定在筒体的内壁。具体地,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毡。其中,隔热毡具体可以为纳米隔热毡,而纳米隔热毡采用导热系数极低的材料为原材料,其具有超低的导热系数,与传动隔热保温材料相比能极大的节约能源。并且纳米隔热毡的耐用长度的较大,其使用寿命5至10年以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隔热部件3包括:第一隔热组件31和第二隔热组件32,所述第一隔热组件31设置于所述研磨腔11靠近所述出口篦板2的一端,所述第二隔热组件32设置于所述卸料腔12。其中,第一隔热组件31具体包括第一固定套筒311和第一隔热层312,第一隔热层312设置于研磨腔11的腔壁与第一固定套筒311之间,而第二隔热组件32包括第二固定套筒321和第二隔热层322,第二隔热层322设置于第二固定套筒321与卸料腔12的腔壁之间,其中,研磨腔11内设置有衬板7,衬板7呈筒状,而衬板7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筒1的内壁上,而第一隔热组件31设置于衬板7与外筒1内壁之间。其中,第一固定套筒311可以选择厚度为1mm的雪花板进行制作,其可以固定于外筒1上,而卸料腔12内还设置有衬板7,使得衬板7与第一固定套筒311相贴合,而衬板7与外筒1之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二隔热组件32中的第二固定套筒321选择厚度为3mm的金属板进行制作。由于在研磨腔11内,第一隔热层312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套筒311以及衬板7对其进行固定,卸料腔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磨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筒,所述外筒内部依次形成有研磨腔和卸料腔;/n出口篦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用于分隔所述研磨腔和卸料腔;/n隔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并沿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设置一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磨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内部依次形成有研磨腔和卸料腔;
出口篦板,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用于分隔所述研磨腔和卸料腔;
隔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并沿所述研磨腔的内壁和所述卸料腔的内壁设置一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磨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件包括隔热层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磨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磨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件包括:
第一隔热组件和第二隔热组件,所述第一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研磨腔靠近所述出口篦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卸料腔。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杨成国孙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