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3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主要构件包括浓缩箱体、膜组件、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出气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所述浓缩箱体包括箱盖、保温层、箱体,为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的场所,其余所有的模块安装于浓缩箱内,所述膜组件包括管式膜支、汇流器,为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的主体,箱内液体在经过渗透汽化作用后脱出水分达到浓缩效果,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器与蒸汽盘管,工作时升高箱内液体温度增加跨膜推动力,提高膜通量,所述曝气模块包括曝气头与出气管,对浓缩箱内进行曝气,提升箱内液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渗透汽化过程中的极化效应,所述出气模块包括截流阀、出气管,每个膜组件中透过的气体经过出气管合并后抽出,辅助部件为膜组仓,膜组件插入膜组仓并用插销固定,克服浮力造成的膜组件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各构件进行了集成,设计搭建了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使用渗透汽化技术对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浓缩减量化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点,目前较为彻底的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方法多为膜技术,虽然膜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但是受限于技术本身,会产生盐度和有机物浓度更高的浓水,且这部分浓水占到总废水量的25~30%,水量大则表明了热蒸发工艺处理的经济性低。渗透汽化技术是一种相变过程的新型液体膜分离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致密高聚物膜中热力学性质(溶解速度)和动力学性质(扩散速度)之间的差异,各组分在膜两侧产生蒸汽分压差成为渗透推动力,实现对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若能在使用热蒸发工艺前用渗透汽化技术对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则能够极大的降低成本,而在有余热可利用的场合,该技术有较好的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高盐有机浓水处理的技术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经过膜处理产生的高盐有机浓水进一步浓缩减量化,由于高通量亲水渗透汽化膜的特性,仅能够保证水蒸气透过膜,在膜后端搜集可用作回用水,盐分以及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均留在浓水中,长时间的工艺运行后,浓水水量得到极大的浓缩减量,控制工艺成本。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主要构件包括浓缩箱体、膜组件、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出气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所述浓缩箱体包括箱盖、保温层、箱体,为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的场所,其余所有的模块安装于浓缩箱内,所述膜组件包括管式膜支、汇流器,为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的主体,箱内液体在经过渗透汽化作用后脱出水分达到浓缩效果。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器与蒸汽盘管,工作时升高箱内液体温度增加跨膜推动力,提高膜通量,所述曝气模块包括曝气头与空气管,对浓缩箱内进行曝气,提升箱内液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渗透汽化过程中的极化效应,所述出气模块包括截流阀、出气管,每个膜组件中透过的气体经过出气管合并后抽出,辅助部件为膜组仓,膜组件插入膜组仓并用插销固定,克服浮力造成的膜组件摆动,本专利技术将各构件进行了集成,设计搭建了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使用渗透汽化技术对废水进行浓缩减量化。所述,浓缩箱体包括箱盖(1)、箱体(2)、保温层(3),所述箱盖(2)为不锈钢材质,盖上焊有一个把手,盖在箱体(2)顶部,保证箱内温度以及气体不逸散,所述箱体(2)同为不锈钢结构,保证浓缩箱强度,所述保温层(3)包在箱盖(1)与箱体(2)外侧,保证箱内温度,减少与外环境的热交换。箱体侧壁底部打有圆形通孔,分布有出水口(8)、加热器(9)、蒸汽盘管(10)。所述,膜组件(4)包括管式膜支(管盖(401)、支撑柱(402)、管封(403)、导流布(404)、渗透汽化膜片(405)与汇流器(406)),其中,所述渗透汽化膜片(405)为高通量亲水无孔膜,在工作时仅容许水蒸汽通过,盐分截留,所述管盖(401)与管封(403)均为abs塑料定制加工,耐高温,所述支撑柱(402)为高分子烧结滤芯,支撑管式膜支,所述导流布(404)为高分子材质滤网,目数为50~100目,所述汇流器(406)为定制不锈钢材质组件,标准化的管式膜支可插入汇流器(406)上的孔道,汇流器背面的孔与出气管连接,将管式膜支内的气体汇流后由出气管抽出。所述,管盖(401)和管封(403)均为abs定制加工,耐高温,管盖(401)可插入汇流器(406)上的孔道,管封(403)主要为底部密封。所述,支撑柱(402)为高分子烧结滤芯,在高温时能保持较好的抗拉抗压能力,长时间工作不易变形,耐强酸强碱,滤芯厚度大于1cm,保证了膜组件的强度,中间留出一个圆柱形的空腔,通过渗透汽化膜片(405)的水蒸气在空腔中抽出进入汇流器(406)。所述,其特征在于渗透汽化膜(405)为高通量亲水无孔膜,通量大于1.6kg/㎡·h,表面为无孔致密层,在工作时仅容许水蒸汽通过,盐分截留。所述,所述导流布(404)为50~100目的高分子材质滤网,为渗透汽化膜(405)提供支撑,提升整体强度并保证出气通道顺畅。所述,管式膜支安装方式为先将导流布(404)与渗透汽化膜(405)卷在支撑柱(402)外面,绕一圈后使用超声波封膜机器对膜连接处进行封装,分别在支撑柱(402)两端插上管盖(401)与管封(403),在缝隙处用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密封。所述,管式膜支为标准化模块,至多可10个管式膜组件插在汇流器(406)上组成一个膜组件,在实际应用可根据需求与箱体尺寸放置合适数量的膜组件。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器(9)与蒸汽盘管(10),具体位置布置与箱体(2)底部,从箱体底部的圆孔穿出连接外界,外界供能提升箱内液体温度,增大跨膜推动力,提高膜通量。所述,曝气模块包括曝气头(5)与出气管(6),具体位置布置与箱体(2)底部,略高于加热器(9)与蒸汽盘管(10),在升温的同时对浓缩箱内进行曝气,提升箱内液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渗透汽化过程中的极化效应,均匀箱内液体的温度,维持整个渗透汽化反应过程工况的稳定。所述,汇流模块包括截流阀(11)、出气管(12),其中在每一个汇流器(406)出气管道上安装一个截流阀(11),可根据实际要求开启对应数量的膜组件工作,多个膜组件由抽气管道(12)将出气合并后抽出。所述,辅助模块为膜组仓(7),膜组仓为近网格状不锈钢板制作,每一个格子均有左右两个插销,膜组件插入膜组仓并用插销固定,克服浮力造成的膜组件摆动。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使用渗透汽化技术对高盐高有机的浓水进行浓缩减量化,将所有的组件集成于一个浓缩箱内,布局合理维护简单便捷,箱内同时布置有蒸汽盘管和加热器,保证了渗透汽化过程的能量供给,将膜组件制作成规范化标准件,并可根据浓缩箱的体积定制合适的膜组仓,按实际情况在膜组仓内灵活的放置合适数量的膜组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装置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模块膜组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管式膜支示意图图4为汇流器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进行如下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主要构件包括浓缩箱体、膜组件、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出气模块以及辅助模块,其中,浓缩箱体包括箱盖(1)、箱体(2)、保温层(3),所述箱盖(2)为不锈钢材质,盖上用电焊方式连接一个把手,盖在箱体(2)顶部,保证箱内温度以及气体不逸散,所述箱体(2)同为不锈钢结构,保证浓缩箱强度,所述保温层(3)包在箱盖(1)与箱体(2)外侧,保证箱内温度,减少与外环境的热交换。箱体侧壁底部打有圆形通孔,分布有出水口(8)、加热器(9)、蒸汽盘管(10)。膜组件(4)包括管式膜支(管盖(401)、支撑柱(402)、管封(403)、导流布(404)、渗透汽化膜片(405)与汇流器(406)),其中,所述渗透汽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箱体、膜组件、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出气模块以及辅助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渗透汽化技术用的一体化浓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箱体、膜组件、加热模块、曝气模块、出气模块以及辅助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浓缩箱体包括箱盖(1)、箱体(2)、保温层(3),所述箱盖(2)为不锈钢材质,盖上焊有一个把手,盖在箱体(2)顶部,保证箱内温度以及气体不逸散,所述箱体(2)同为不锈钢结构,保证浓缩箱强度,所述保温层(3)包在箱盖(1)与箱体(2)外侧,保证箱内温度,减少与外环境的热交换;箱体侧壁底部打有圆形通孔,分布有出水口(8)、加热器(9)、蒸汽盘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膜组件(4)包括管式膜支(管盖(401)、支撑柱(402)、管封(403)、导流布(404)、渗透汽化膜片(405)与汇流器(406)),其中,所述渗透汽化膜片(405)为高通量亲水无孔膜,在工作时仅容许水蒸汽通过,盐分截留,所述管盖(401)与管封(403)均为abs塑料定制加工,耐高温,所述支撑柱(402)为高分子烧结滤芯,支撑管式膜支,所述导流布(404)为高分子材质滤网,目数为50~100目,所述汇流器(406)为定制不锈钢材质组件,标准化的管式膜支可插入汇流器(406)上的孔道,汇流器背面的孔与出气管连接,将管式膜支内的气体汇流后由出气管抽出。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管盖(401)和管封(403)均为abs定制加工,耐高温,管盖(401)可插入汇流器(406)上的孔道,管封(403)主要为底部密封;其中支撑柱(402)为高分子烧结滤芯,在高温时能保持较好的抗拉抗压能力,长时间工作不易变形,耐强酸强碱,滤芯厚度大于1cm,保证了膜组件的强度,中间留出一个圆柱形的空腔,通过渗透汽化膜片(405)的水蒸气在空腔中抽出进入汇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舟徐洪亮李金页
申请(专利权)人:上一蓝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