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定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36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的左侧中部位置;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外侧顶端;承载杆,所述承载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该滴定管支架,能够有效保证滴定管垂直放置,便于实验人员对液位平面与刻度线的读数,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简化了对滴定管的安装过程,同时提升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定管支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具
,具体为一种滴定管支架。
技术介绍
滴定管的主要部分管身是由内径均匀并具有精确刻度的玻璃管制成,下端连接控制液体流出速度的玻璃旋塞或含有玻璃珠的乳胶管,底端再连接一个尖嘴玻璃管,下端为玻璃旋塞的滴定管称为酸式滴定管,常用于测量滴出的非强碱性稀溶液的体积,不宜盛装碱性溶液,因为久放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导致旋塞无法转动,下端为含有玻璃珠的乳胶管的滴定管称为碱式滴定管,常用于测量非氧化性稀溶液的体积,主要是测量碱性稀溶液的体积,具有氧化性和侵蚀乳胶管的酸类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现有的滴定管支架在实验过程中,难以保证滴定管垂直放置,影响液位平面与刻度线的读数,无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对滴定管的安装过程过于复杂,需要进行双手操作,对滴定管的固定效果难以保证,容易与其他器具发生碰撞或倾倒的情况发生,体积过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定管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影响对滴定管的读数、对滴定管安装过程过于繁琐和容易与其他器具发生碰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的左侧中部位置;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外侧顶端;承载杆,所述承载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卡动机构,所述卡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上下两端;固定片,四个所述固定片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卡动机构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端右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呈正六边形,且外壁形状大小形同。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外侧;拧手,两个所述拧手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端中部;螺杆,所述螺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拧手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内腔中;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所述螺杆的外壁外侧;接触块,所述接触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内侧中部。优选的,所述接触块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卡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的上下两端;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壁左侧;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沿上下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右侧前后两端;移动块,四个所述移动块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套接在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弹簧,四个所述弹簧分别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前后两侧内壁的上下两端,且与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固定套接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外壁外侧。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右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端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滴定管支架,通过固定机构以及卡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有效保证滴定管垂直放置,便于实验人员对液位平面与刻度线的读数,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简化了对滴定管的安装过程,可单手操作安装固定,并保证对滴定管的固定效果,并在配重块的辅助作用下有效避免与其他器具发生碰撞或倾倒的情况,同时提升便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卡动机构处的左视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杆,3、固定机构,4、第二支撑杆,5、承载杆,6、支撑架,7、卡动机构,8、固定片,9、配重块,31、第一固定块,32、拧手,33、螺杆,34、套筒,35、接触块,71、第二固定块,72、橡胶垫,73、转轴,74、移动块,75、弹簧,76、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杆2、固定机构3、第二支撑杆4、承载杆5、支撑架6、卡动机构7、固定片8和配重块9,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底座1的左侧中部位置;第二支撑杆4沿上下方向螺接在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可拆卸的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顶端;承载杆5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可放置需要加热的容器;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卡动机构7设置在支撑架6的右侧上下两端;四个固定片8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卡动机构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于支撑架6固定连接,增强卡动机构7的牢固性;配重块9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端右侧,防止本装置出现偏沉现象。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4均呈正六边形,且外壁形状大小形同,有效防止滴定管转动,增强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块31、拧手32、螺杆33、套筒34和接触块35,两个第一固定块31分别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两个拧手32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1的左右两端中部;螺杆33固定安装在拧手32的内侧,且位于固定块的内腔中;套筒34套接在螺杆33的外壁外侧;接触块35固定安装在套筒34的内侧中部,通过固定机构3能够便捷的对卡动机构以及承载杆5的位置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接触块35的内侧壁与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左右两端形状相适配,保证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动机构7包括有:第二固定块71、橡胶垫72、转轴73、移动块74、弹簧75和橡胶块76,两个第二固定块71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架6右侧的上下两端;橡胶垫72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块71的内壁左侧;两个转轴73分别沿上下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第二固定块71的右侧前后两端;四个移动块74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套接在转轴73的上下两端;四个弹簧75分别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块71前后两侧内壁的上下两端,且与移动块74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橡胶块76固定套接在两个转轴73的外壁外侧,通过卡动机构7能够实现对滴定管的快速固定功能,并保证滴定管相对于底座1处于平行状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中部位置;/n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n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顶端;/n承载杆(5),所述承载杆(5)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n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n卡动机构(7),所述卡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6)的右侧上下两端;/n固定片(8),四个所述固定片(8)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卡动机构(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于所述支撑架(6)固定连接;/n配重块(9),所述配重块(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端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中部位置;
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
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顶端;
承载杆(5),所述承载杆(5)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
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
卡动机构(7),所述卡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6)的右侧上下两端;
固定片(8),四个所述固定片(8)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卡动机构(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于所述支撑架(6)固定连接;
配重块(9),所述配重块(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端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定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均呈正六边形,且外壁形状大小形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定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
第一固定块(3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31)分别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
拧手(32),两个所述拧手(32)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1)的左右两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若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安亭清洁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