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定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36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的左侧中部位置;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外侧顶端;承载杆,所述承载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的右侧中部位置。该滴定管支架,能够有效保证滴定管垂直放置,便于实验人员对液位平面与刻度线的读数,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简化了对滴定管的安装过程,同时提升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定管支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具
,具体为一种滴定管支架。
技术介绍
滴定管的主要部分管身是由内径均匀并具有精确刻度的玻璃管制成,下端连接控制液体流出速度的玻璃旋塞或含有玻璃珠的乳胶管,底端再连接一个尖嘴玻璃管,下端为玻璃旋塞的滴定管称为酸式滴定管,常用于测量滴出的非强碱性稀溶液的体积,不宜盛装碱性溶液,因为久放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导致旋塞无法转动,下端为含有玻璃珠的乳胶管的滴定管称为碱式滴定管,常用于测量非氧化性稀溶液的体积,主要是测量碱性稀溶液的体积,具有氧化性和侵蚀乳胶管的酸类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现有的滴定管支架在实验过程中,难以保证滴定管垂直放置,影响液位平面与刻度线的读数,无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对滴定管的安装过程过于复杂,需要进行双手操作,对滴定管的固定效果难以保证,容易与其他器具发生碰撞或倾倒的情况发生,体积过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定管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影响对滴定管的读数、对滴定管安装过程过于繁琐和容易与其他器具发生碰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中部位置;/n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n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顶端;/n承载杆(5),所述承载杆(5)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n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n卡动机构(7),所述卡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6)的右侧上下两端;/n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定管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沿上下方向可拆卸的贯穿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中部位置;
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
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顶端;
承载杆(5),所述承载杆(5)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
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中部位置;
卡动机构(7),所述卡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6)的右侧上下两端;
固定片(8),四个所述固定片(8)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卡动机构(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于所述支撑架(6)固定连接;
配重块(9),所述配重块(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端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定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均呈正六边形,且外壁形状大小形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定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
第一固定块(3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31)分别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外侧;
拧手(32),两个所述拧手(32)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1)的左右两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若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安亭清洁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