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73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挥发性有机气体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缓冲液采用废旧聚氨酯泡沫等为原材料,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对聚氨酯废料进行醇解,实现聚氨酯的降解,再对降解后的成分进行处理,得到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实现以废制废,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其中部分原材料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实现重复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挥发性有机气体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与雾霾的产生有直接关系。VOCs的治理主要有:非回收法(包括催化氧化,热破化法等)和回收法(吸附法和吸收法等)。吸收法指的是通过吸收剂与有机废气接触,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分子转移到吸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有机废气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有机废气转移到吸收剂中后,采用解析方法把吸收剂中有害分子去除掉,然后回收,实现吸收剂的重复使用和利用。专利号“CN107899370A”公开了一种去除VOCs气体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柠檬酸钠1.0-2.0%,吐温200.01-0.03%,硅酸钠0.01-0.03%,氢氧化钠0.8-1.2%,β-环糊精1.5-3.0%,二甲基亚砜0.25-5.0%,水93.0-96.43%。,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液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物质少,易于控制,且不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吸收剂的吸收效率提高,吸收率在78%以上,吸收稳定。该专利技术配方内容主要为无机物为原材料,且吸收率为78%以上,吸收率较低,仍然存在大量的VOCs存在。专利号“CN105131163B”公开了一种VOC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的基础上引入亲水性第三单体,通过交联共聚制得。本专利技术的VOC吸收剂最显著的特点是颗粒硬度好,吸收后颗粒不粘结,再生回收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颗粒形态,并且回收前后的吸收倍率没有明显变化,解决了传统吸收剂回收性能差、回收后颗粒粘结需破碎处理的问题,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该专利技术采用颗粒吸附,实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缓冲液采用废旧聚氨酯泡沫等为原材料,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对聚氨酯废料进行醇解,实现聚氨酯的降解,再对降解后的成分进行处理,得到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实现以废制废,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其中部分原材料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实现重复循环;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对碳氢化合物、脂肪族氧化物、含氮有机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等VOCs气体吸收率较高,可以实现90%以上;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对VOCs气体吸收后,不会产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质存在。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组成为:聚氨酯溶解液15-20%,碳酸丙烯酯80-85%。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其制备方法为:S1:加入150-250Kg的二元醇溶剂、2.0-3.0kg的醇解助剂和0.5-2.0kg的催化剂,600-1000r/min,缓慢加入250-350kg的聚氨酯废料,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到160-180℃;S2:对S1恒温160-180℃间,氮气保护,600-800r/min搅拌反应2-4h,直至羟值未发生变化;S3:对S2进行降温到80-100℃,抽取上层聚氨酯溶解液,若聚氨酯为抛光废料或发泡鞋材废料,则上层为聚氨酯溶解液,下层为抛光材料中的无机硬质填料(起打磨或填充作用的无机填料),若为常规聚氨酯废料,则下层为不溶杂质,S4:对上层聚氨酯溶解液再升温到170-210℃,在负压-0.6—-1.0Mpa进行蒸馏,直到无其他蒸汽产生时停止蒸馏,蒸馏出来的液体继续作为S1中的聚氨酯废料醇解的二元醇溶剂,该聚氨酯溶解液中有部分未蒸馏出的剩余聚氨酯溶解液a;S5:对S4中剩余的部分聚氨酯溶解液a降温到常温,在600-1000r/min加入碳酸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用料为S4中剩余的部分混合液的3.5-5倍,搅拌5-10min,即得到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1中聚氨酯废料为废旧聚氨酯废料,包含海绵,硬质泡沫,聚酰胺废料,发泡鞋材,抛光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1中二元醇溶剂为乙二醇、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800)、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1中聚氨酯废料与二元醇溶剂的用料比例为1:0.4-0.9。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1中醇解助剂为甲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1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氯化亚锡、醋酸锌中的一种。进一步的,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的制备方法,S4中剩余的部分聚氨酯溶解液a中的分子量为≥8000。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中,其中S2中的恒温条件为:恒温160-180℃,氮气保护。进一步的,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的应用领域为:皮革厂,涂料厂,电镀厂,制药厂,印刷厂,锂离子电池厂,家具厂及化工领域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该吸附缓冲液采用废旧聚氨酯泡沫等为原材料,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对聚氨酯废料进行醇解,实现聚氨酯的降解,得到聚氨酯的溶解液,实现废旧聚氨酯的降解,环保。该吸附缓冲液采用废旧聚氨酯泡沫为原材料,其所用的原材料包含海绵,硬质泡沫,聚酰胺废料,发泡鞋材,抛光材料等,实现以废制废,环保经济,而且目前海绵,硬质泡沫,聚酰胺废料,抛光材料等原材料来源广,易得,降低了环境的污染。该吸附缓冲液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对聚氨酯废料进行醇解,又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对其进行蒸馏回收二元醇溶剂,可以实现循环重复使用,环保经济,极大降低成本。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对碳氢化合物、脂肪族氧化物、含氮有机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等VOCs气体吸收率较高,可以实现90%以上,在降低VOCs的同时,可以实现除臭。该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对VOCs气体吸收后,不存在燃烧,不会产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质存在,而且吸收VOCs饱和后的吸附缓冲液,可以采用蒸馏等方法进行蒸发出吸收的VOCs,实现降饱和,继续循环使用该吸收液,继而再次实现循环使用。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组成为:聚氨酯溶解液15-20%,碳酸丙烯酯80-85%。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其制备方法为:S1:加入150-250Kg的二元醇溶剂、2.0-3.0kg的醇解助剂和0.5-2.0kg的催化剂,600-1000r/min,缓慢加入250-350kg的聚氨酯废料,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到160-180℃;S2:对S1恒温160-180℃间,氮气保护,600-800r/min搅拌反应2-4h,直至羟值未发生变化;S3:对S2进行降温到80-100℃,抽取上层聚氨酯溶解液,若聚氨酯为抛光废料或发泡鞋材废料,则上层为聚氨酯溶解液,下层为抛光材料中的无机硬质填料(起打磨或填充作用的无机填料),若为常规聚氨酯废料,则下层混合液为不溶杂质,S4:对上层聚氨酯溶解液再升温到170-210℃,在负压-0.6—-1.0Mpa进行蒸馏,直到无其他蒸汽产生时停止蒸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组成为:聚氨酯溶解液15-20%,碳酸丙烯酯80-8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组成为:聚氨酯溶解液15-20%,碳酸丙烯酯80-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其制备方法为:
S1:加入150-250Kg的二元醇溶剂、2.0-3.0kg的醇解助剂和0.5-2.0kg的催化剂,600-1000r/min,缓慢加入250-350kg的聚氨酯废料,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到160-180℃;
S2:对S1恒温160-180℃间,氮气保护,600-800r/min搅拌反应2-4h,直至羟值未发生变化;
S3:对S2进行降温到80-100℃,抽取上层聚氨酯溶解液,若聚氨酯为抛光废料或发泡鞋材废料,则上层为聚氨酯溶解液,下层为抛光材料或发泡鞋材中的无机硬质填料(起打磨或填充作用的无机填料),若为常规聚氨酯废料,则下层为不溶杂质,
S4:对上层聚氨酯溶解液再升温到170-210℃,在负压-0.6—-1.0Mpa进行蒸馏,直到无其他蒸汽产生时停止蒸馏,蒸馏出来的液体继续作为S1中的聚氨酯废料醇解的二元醇溶剂,该聚氨酯溶解液中有部分未蒸馏出的剩余聚氨酯溶解液a;
S5:对S4中剩余的部分聚氨酯溶解液降温到常温,在600-1000r/min加入碳酸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用料为S4中剩余的部分聚氨酯溶解液a的3.5-5倍,搅拌5-10min,即得到环保VOCs吸附缓冲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其中S1中聚氨酯废料为废旧聚氨酯废料,包含海绵,硬质泡沫,聚酰胺废料,发泡鞋材,抛光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其中S1中二元醇溶剂为乙二醇、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800)、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S1中醇解助剂为甲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S1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氯化亚锡、醋酸锌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其中S1中聚氨酯废料与二元醇溶剂的用料比例为1:0.4-0.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S4中剩余的部分聚氨酯溶解液a中的分子量为≥80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其中S2中的恒温条件为:恒温160-1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绿一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