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3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包括壳体、进料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壳体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和多个第一搅拌叶,第一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杆上,第二搅拌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的内壁连接,第二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和第四搅拌叶,第二搅拌叶上交错设置有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上设置有第五搅拌叶和第六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在上料的过程中可实现不同种物料的的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不同种类的物料在利用搅拌设备混合之前需要在上料装置中进行预混合,然后再进行上料,现有的上料装置在预混合搅拌时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在上料的过程中可实现不同种物料的的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包括壳体、进料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伸入壳体的内部并贯通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多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杆上,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固定板并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和第四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上交错设置有第三搅拌叶,所述第四搅拌叶上固定连接有第五搅拌叶,所述第四搅拌叶上滑动连接有第六搅拌叶,所述第四搅拌叶和第六搅拌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连接有伸缩式液压杆,所述伸缩式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相适配的滑槽。采用上述方案,进料机构用于向第二腔体内加入不同种类的物料,第一搅拌机构用于将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第二搅拌机构用于将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进一步混合,对不同种类的物料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利用第一搅拌机构进行混合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一齿轮和第一搅拌叶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二搅拌杆跟随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第五搅拌叶和第六搅拌叶转动,从而保证能够将不同种类的物料充分混合,第六搅拌叶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的弹簧能够缓冲第六搅拌叶与壳体之间的作用力,防止第六搅拌叶转动时对壳体内壁造成损坏,利用第一搅拌机构将不同种类的物料混合均匀后,启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杆收缩带动第一挡板移动,使第二腔体内的物料经过第二出料管进入出料仓内继续搅拌混合。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料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所述进料仓通过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进料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旋输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杆伸入所述进料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部。采用上述方案,向进料斗内加入固体物料,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旋输送杆转动,从而将进料斗内的物料输送至第二腔体内,使得向第二腔体内加入固体物料时,能够连续进料,向第二腔体内加入液体物料时,将进料管与增压泵连接,利用增压泵将液体物料输送至第二腔体内,利用进料机构向第二腔体内加入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简单方便,并且能够连续进料,生产效率高。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设置有流量计。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流量计用于监测液体物料的进料量。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出料仓,所述出料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出料仓通过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料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旋输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杆伸入所述出料仓的内部,所述出料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出料管。采用上述方案,第二腔体内的物料进入出料仓内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二螺旋输送杆转动,一方面能够促进不同种类的物料进一步混合,另一方面将物料从第二出料管的出口处输送至第三出料管处,有利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排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第二挡板能够避免从进料管进入的液体物料落到第一出料管出口处的固体物料上,防止第一出料管的出口堵塞。优选的,所述第六搅拌叶呈“L”型。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六搅拌叶转动时,第六搅拌叶能够刮掉壳体底部角落处的物料,有利于物料混合均匀。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至少为两组。采用上述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同时向壳体内部加入多种物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第二腔体内的工作情况。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壳体上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凹槽和锁体。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门体方便对第一腔体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设置的凹槽方便操作人员打开门体。优选的,所述第三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出料管与所述出料仓之间的角度B为30-60°。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将混合好的物料从第三出料管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第一搅拌机构进行混合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一齿轮和第一搅拌叶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二搅拌杆跟随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第五搅拌叶和第六搅拌叶转动,从而保证能够将不同种类的物料充分混合,利用第二搅拌机构能够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进一步混合,对不同种类的物料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2)第六搅拌叶与壳体的内壁贴合,并且第六搅拌叶呈“L”型,使得第六搅拌叶转动时,第六搅拌叶能够刮掉壳体底部角落处的物料,有利于物料混合均匀,设置的弹簧能够缓冲第六搅拌叶与壳体之间的作用力,防止第六搅拌叶转动时对壳体内壁造成损坏。(3)设置的第二挡板能够避免从进料管进入的液体物料落到第一出料管出口处的固体物料上,防止第一出料管的出口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图中:1、进料机构;11、进料斗;12、第一螺旋输送杆;13、进料仓;14、第一出料管;15、第一电机;16、进料管;17、流量计;2、第一搅拌机构;201、第二电机;202、第一搅拌杆;203、第一齿轮;204、轴承;205、第二齿轮;206、第三搅拌叶;207、第二搅拌叶;208、第六搅拌叶;209、第二搅拌杆;210、第一搅拌叶;211、第四搅拌叶;212、第五搅拌叶;213、弹簧;3、第二出料管;4、第一挡板;5、伸缩式液压杆;6、液压缸;7、底座;8、第二搅拌机构;801、第三电机;802、第二螺旋输送杆;803、出料仓;804、第三出料管;9、第二挡板;10、壳体;101、固定板;102、第一腔体;103、第二腔体;104、门体;105、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进料机构(1)、第一搅拌机构(2)和第二搅拌机构(8),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管(3),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与所述壳体(10)形成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3);/n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包括第二电机(201),所述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杆(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02)伸入壳体(10)的内部并贯通所述固定板(101),所述第一搅拌杆(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3)和多个第一搅拌叶(210),所述第一齿轮(203)上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5)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杆(209)上,所述第二搅拌杆(209)的一端通过轴承(204)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209)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固定板(101)并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207)和第四搅拌叶(211),所述第二搅拌叶(207)上交错设置有第三搅拌叶(206),所述第四搅拌叶(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五搅拌叶(212),所述第四搅拌叶(211)上滑动连接有第六搅拌叶(208),所述第四搅拌叶(211)和第六搅拌叶(208)之间设有弹簧(213);/n所述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上连接有伸缩式液压杆(5),所述伸缩式液压杆(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第二出料管(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相适配的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进料机构(1)、第一搅拌机构(2)和第二搅拌机构(8),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管(3),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与所述壳体(10)形成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3);
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包括第二电机(201),所述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杆(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02)伸入壳体(10)的内部并贯通所述固定板(101),所述第一搅拌杆(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3)和多个第一搅拌叶(210),所述第一齿轮(203)上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5)固定安装于第二搅拌杆(209)上,所述第二搅拌杆(209)的一端通过轴承(204)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209)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固定板(101)并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207)和第四搅拌叶(211),所述第二搅拌叶(207)上交错设置有第三搅拌叶(206),所述第四搅拌叶(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五搅拌叶(212),所述第四搅拌叶(211)上滑动连接有第六搅拌叶(208),所述第四搅拌叶(211)和第六搅拌叶(208)之间设有弹簧(213);
所述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上连接有伸缩式液压杆(5),所述伸缩式液压杆(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第二出料管(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4)相适配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混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仓(13),所述进料仓(13)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进料仓(13)远离所述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11),所述进料仓(13)靠近所述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管(14),所述进料仓(13)通过所述第一出料管(14)与所述第二腔体(103)连通,所述进料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旋输送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东胡雨涵
申请(专利权)人:元亨鼎峰天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