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26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涉及枪弹伤口换药技术领域,针对一般单兵野外作战受伤后,伤口处包扎不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弧形弹板与第二弧形弹板,所述第一弧形弹板的正反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固定块,同侧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铰接有支撑拉紧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伤口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有L板,所述第一弧形弹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调整连接带长度的效果,可以起到适用于人体不同的部位的固定,同时方便对伤口处压紧处的压力微调,可以起到更好的辅助换药包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枪弹伤口换药
,尤其涉及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枪伤,子弹击中人体后往往将所有动能全部释放出来,具体表现为弹头严重发生形变乃至破裂,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喇叭型空腔,创伤面积是弹丸截面积的上百倍,加上瞬间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巨大压力所造成的损害,一般单兵野外作战受枪伤后,存在伤口处包扎不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解决了一般单兵野外作战受伤后,伤口处包扎不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弹板与第二弧形弹板,所述第一弧形弹板的正反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固定块,同侧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铰接有支撑拉紧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伤口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有L板,所述第一弧形弹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的外部均与L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拉紧装置包括两个同一端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弹板(4)与第二弧形弹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弹板(4)的正反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固定块(8),同侧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块(8)之间均铰接有支撑拉紧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5)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伤口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5)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有L板(1),所述第一弧形弹板(4)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筒(3),所述矩形套筒(3)的外部均与L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拉紧装置包括两个同一端相互铰接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块(8)铰接,为于右侧所述矩形套筒(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缠绕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弹板(4)与第二弧形弹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弹板(4)的正反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固定块(8),同侧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块(8)之间均铰接有支撑拉紧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5)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伤口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板(5)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有L板(1),所述第一弧形弹板(4)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套筒(3),所述矩形套筒(3)的外部均与L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拉紧装置包括两个同一端相互铰接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块(8)铰接,为于右侧所述矩形套筒(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缠绕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套筒(3)的内部均螺纹套设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底部均转贯穿L板(1),所述L板(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柄,所述连接杆(7)的铰接点的外部设有滑轨,所述第二弧形弹板(5)的外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在滑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弹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侧四个所述的固定块(8)均铰接有拉杆(9),所述拉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权杨为锦王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