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操作的低生物污染风险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24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一种通过主动抽吸从体腔内移除体液的装置。包括驱动控制部分,抽气泵,负压腔,密封塞和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包括已集成在一起的收集袋和引流管。引流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近端与收集袋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远端与体腔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使用时,密封塞与负压腔配合形成密闭腔体,收集袋在负压腔内,引流管通过密封塞引出负压腔。所述抽气泵与负压腔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密封塞具有卡槽,引流管可以卡入密封塞,密封塞具有弹性,密封塞在与负压腔压紧时,密封塞的形变同时形成了密封塞与负压腔的弹性密封、和密封塞与引流管的弹性密封。从而简化了组装过程,收集器在仪器的一侧始终与操作者隔离,密封盖与引流物无接触,组装与拆卸过程也无需插拔内表面可能被引流污染的接头,避免了拆分时可能造成的引流物飞溅,降低了生物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操作的低生物污染风险的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体腔中移除流体的装置,优选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装置是一种通过主动抽吸从体腔例如胸腔、胃或任何其它人体腔内从伤口内移除体液的装置。用来从人体腔或者伤口中引流液体以加速复原,例如开胸手术之后的复原。该装置通常包括抽吸泵、与水下密封容器连接的收集器和具有远端和近端的引流管。引流管的近端与插入体腔的导管相连,其远端分别伸入收集器或水下密封容器。引流物会进入引流管与收集器,所以引流管与收集器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是引流装置中的耗材部分。控制部分、负压源、流体通路及用于反馈的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成本、反复使用且无法清洗的,是引流装置中的非耗材部分。已公开技术中,用软性的塑料袋作为收集器,与使用可以抵抗一定内部负压而不发生形变的硬性容器相比,具有更低的耗材成本。通常所述软性材料的收集器被放置在一个刚性负压腔内,负压腔具有一个开口,开口截面积足够通过所述收集器。负压腔配有一个密封盖与所述开口配合。而引流通道必须密封的穿过密封盖。在这一点的实现方式上,已公开技术引入了各种较为复杂的特征。这些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主动抽吸从体腔内移除体液的装置(1),包括驱动控制部分(2),抽气泵(6),负压腔(4),密封塞(5)和收集器(3),所述收集器(3)包括已集成在一起的收集袋(3’)和引流管(3’’),引流管(3’’)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3’’)近端与收集袋(3’)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远端与体腔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使用时,密封塞(5)与负压腔(4)配合形成密闭腔体,收集袋(3’)在负压腔(4)内,引流管(3’’)通过密封塞(5)引出负压腔(4),所述抽气泵(6)与负压腔(4)相连,其特征在于,密封塞(5)具有弹性,密封塞(5)具有由通孔和通槽构成的卡槽,通孔(5’)和通槽(5’’)均由密封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主动抽吸从体腔内移除体液的装置(1),包括驱动控制部分(2),抽气泵(6),负压腔(4),密封塞(5)和收集器(3),所述收集器(3)包括已集成在一起的收集袋(3’)和引流管(3’’),引流管(3’’)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3’’)近端与收集袋(3’)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远端与体腔密封连接且内部相通,使用时,密封塞(5)与负压腔(4)配合形成密闭腔体,收集袋(3’)在负压腔(4)内,引流管(3’’)通过密封塞(5)引出负压腔(4),所述抽气泵(6)与负压腔(4)相连,其特征在于,密封塞(5)具有弹性,密封塞(5)具有由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升液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