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偏头痛按摩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头部按摩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偏头痛按摩结构。
技术介绍
头部保健按摩法是通过对头部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可以获得明显的缓解疲劳,清除紧张、焦虑的效果,并通过手法变换,治疗失眠、多梦;提神醒脑,还可以治疗嗜睡,有改善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及降血压的作用。头部皮肤组织薄弱、敏感度较高、穴位分布密集,在手法选择上采用操作手法面积较小,轻快柔和的,如指按、指揉、指击等。头部按摩的效果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有所差异。该方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是一种无创伤疗法,在社会被广泛接受认可。对正常人来说,头部按摩能缓解疲劳、提神醒脑;对病人来说,既可缓解不适症状,又可辅助调节身体内部机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偏头痛按摩结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市场上的偏头痛按摩结构大多只能够实现按压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不同病况的需求,不具有上药功能,在按摩过程中需要人手动上药按压,操作要求较高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偏头痛按摩结构,包括壳体(37)、动力机构、供药机构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37)的下端内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动力输出装置、固定板(1)、齿条(2)、滑动件(3)、传动齿轮(4)、安装板(5)、传动件(6)、锥齿轮一(7)、锥齿轮二(8)、以及轴承座(9),所述固定板(1)固定安装在壳体(37)的下端内壁上,所述齿条(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上,所述滑动件(3)套装在齿条(2)上,所述传动齿轮(4)转动安装在安装板(5)上,所述安装板(5)固定在滑动件(3)上,所述传动齿轮(4)与齿条(2)相互啮合,所述锥齿轮一(7)转动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偏头痛按摩结构,包括壳体(37)、动力机构、供药机构和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37)的下端内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动力输出装置、固定板(1)、齿条(2)、滑动件(3)、传动齿轮(4)、安装板(5)、传动件(6)、锥齿轮一(7)、锥齿轮二(8)、以及轴承座(9),所述固定板(1)固定安装在壳体(37)的下端内壁上,所述齿条(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上,所述滑动件(3)套装在齿条(2)上,所述传动齿轮(4)转动安装在安装板(5)上,所述安装板(5)固定在滑动件(3)上,所述传动齿轮(4)与齿条(2)相互啮合,所述锥齿轮一(7)转动安装在传动齿轮(4)上侧的安装板(5)上,所述锥齿轮一(7)与传动齿轮(4)通过传动件(6)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座(9)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一(7)上侧的滑动件(3)侧壁上,所述轴承座(9)上侧的滑动件(3)侧壁上同轴固定有转动轴承(12),所述轴承座(9)与转动轴承(12)转动连接旋转丝杆(11)的两端,所述旋转丝杆(11)的下端与锥齿轮二(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二(8)与锥齿轮一(7)相互啮合;
所述主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13)、支座一(14)、联轴器(15)、锁紧螺母(16)、轴承一(17)、压盖(18)、滚珠丝杠(19)、连接件(20)、滑套(21)、支座二(22)、以及轴承二(23),所述支座一(14)与支座二(22)固定安装在壳体(37)的内壁上,所述电机(13)固定安装在支座一(14)的下方,所述滚珠丝杠(19)与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5)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19)的下端通过轴承一(17)转动连接在支座一(14)上,所述滚珠丝杠(19)的上端通过轴承二(23)转动连接在支座二(22)上,所述滑套(21)与滚珠丝杠(19)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20)固定在滑套(21)上,所述连接件(20)与滑动件(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钱林,黄璐瑾,姚勇,刘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