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神经外科疾病,通常需要对颅内进行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神经外科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头部神经线较为密集,在进行头部手术治疗时,需要将后颅脑撑开操作,由于进行手术操作时脑部易出现积液,这时就需要将积液引出体外。例如申请号:CN201810154133.2中涉及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两个Z型连接架,Z型连接架交叉放置,两个Z型连接架交叉处通过转轴与支撑板的中心连接,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侧板,连接侧板的一侧与Z型连接架的一端侧面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两个Z型连接架转动,以此使带有撑开板的两端撑开,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引流管左右移动,以此可以对引流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抽取积液更加方便,该新型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使得撑开伤口更加方便,而且使得引流更加方便,为医生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机构(1);/n所述安装机构(1)下端设有两组防滑机构(2),且防滑机构(2)的螺杆(201)通过螺纹安装在主体(101)两侧;/n安装机构(1)的前端设有插接机构(3),且插接机构(3)的插块(302)插接在安装槽(102)内,并且固定块(303)插接在固定槽(1021);/n安装机构(1)两侧设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的固定杆(401)固定安装在侧槽(1011)内。/n安装机构(1)上端设有撑开机构(5),且撑开机构(5)的调节件(501)转动安装在主体(101)内,移动件(502)和导向板(50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机构(1);
所述安装机构(1)下端设有两组防滑机构(2),且防滑机构(2)的螺杆(201)通过螺纹安装在主体(101)两侧;
安装机构(1)的前端设有插接机构(3),且插接机构(3)的插块(302)插接在安装槽(102)内,并且固定块(303)插接在固定槽(1021);
安装机构(1)两侧设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的固定杆(401)固定安装在侧槽(1011)内。
安装机构(1)上端设有撑开机构(5),且撑开机构(5)的调节件(501)转动安装在主体(101)内,移动件(502)和导向板(5021)分别插接在滑槽(103)和导向槽(103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
主体(101),为方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01)下端设有四组滚轮,并且主体(101)两侧设有四组弧形凸起结构;
侧槽(1011),为矩形凹槽,且侧槽(1011)共设有四组,并且侧槽(1011)对称开设在主体(101)的两侧;
插接槽(1012),为“工”字形槽结构,且插接槽(1012)开设在主体(101)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还包括:
安装槽(102),为T形凹槽,且安装槽(102)设在主体(101)的前端;
固定槽(1021),为L形结构,且固定槽(1021)共设有两组,并且固定槽(1021)对称设在主体(101)前侧的两端;
滑槽(103),为倒“T”型槽结构,且滑槽(103)设在主体(101)中间位置;
导向槽(1031),为楔形槽结构,且导向槽(1031)共设有两组,并且导向槽(1031)开设在滑槽(103)的两侧;
承接件(104),为方形中空结构,且承接件(104)的顶部呈倾斜状,并且承接件(104)固定安装在主体(101)的中间位置;
插接轴(1041),为圆柱形结构,且插接轴(1041)下端设有圆形板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2)包括:
螺杆(201),上端设有手柄,且螺杆(201)设有两组,并且螺杆(201)对称设在接触板(202)的两侧;
接触板(202),共设有两组,且接触板(202)下端设有橡胶凸起,并且前端的接触板(202)中间开设有矩形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外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臣,李建良,张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京臣,李建良,张雪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