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9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羽毛球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包括底板和连接座,连接座安装在底板上方,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至少四根螺纹柱,且底板上端中部开有至少四个与其为一体的矩形槽,连接座上下两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该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相比于现有的羽毛球网左右两根立杆支撑设计,该种羽毛球网为单座两支撑杆设计,通过打开支撑杆,使该种羽毛球网的隔离网展开,因为支撑杆上固定着连接杆,而在连接杆与活动杆的之间有着隔离网,当支撑杆通过连接槽当中的圆柱转动时,进而让隔离网展开,并且依靠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处的螺钉与螺帽相互配合,来达到固定该羽毛球网的隔离网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
本技术涉及羽毛球网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
技术介绍
羽毛球网长6.10米、宽0.76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网孔大小在10到20mm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固定张挂在两网柱之间,网柱高1.55m,无论是单打或双打,两根网柱都应分别立在双打场地边线的中点上,正式比赛时,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必须为1.524m高,球网两端高为1.55m,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该有缺缝。但现有的羽毛球网,当不使用羽毛球网的时候,收纳羽毛球网也是一件费力费时的过程,并且在使用的时间长了之后,会出现球网中部下坠的现象,而且需要移动羽毛球网的位置和调节高度的时候,常见的羽毛球网都是左右两根立杆支撑,让羽毛球网要移动位置和调节高度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包括底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在底板上方,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至少四根螺纹柱,且底板上端中部开有至少四个与其为一体的矩形槽,所述连接座上下两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连接座上下两端两两轴承之间均安装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拧盖,且连接座下端并位于矩形槽正上方活动连接有轮子;所述连接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拧钉,所述套杆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圆孔;所述连接座上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槽,且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外表面套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螺钉,且螺钉后端转动连接有螺帽。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活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离网。优选的,所述空心柱内部分布有与螺纹柱相吻合的螺纹,且空心柱与螺纹柱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连接座通过空心柱和螺纹柱与底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拧钉与圆孔位置相对应卡接,且圆孔之间的距离为1cm。优选的,所述轮子与矩形槽数量相同,且轮子直径小于矩形槽的长度。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该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相比于现有的羽毛球网左右两根立杆支撑设计,该种羽毛球网为单座两支撑杆设计,通过打开支撑杆,使该种羽毛球网的隔离网展开,因为支撑杆上固定着连接杆,而在连接杆与活动杆的之间有着隔离网,当支撑杆通过连接槽当中的圆柱转动时,进而让隔离网展开,并且依靠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处的螺钉与螺帽相互配合,来达到固定该羽毛球网的隔离网位置,当需要把该种羽毛球网收纳起来的时候,与上述反之,先将螺钉和螺帽拧松,再将支撑杆往里合拢,达到收起效果,使收纳羽毛球网的过程更加省时省力。2.而在使用该羽毛球网的过程中,可以依靠套杆和活动杆让该羽毛球网分为两块,通过隔离网的长度切割,使隔离网的重力效果得到减少,这样能够缓减隔离网的下坠现象,并且通过活动杆中的圆孔来调节隔离网的水平高度,因为手拧钉与圆孔位置相对应卡接,且圆孔之间的距离为1cm,所以在调节的时候能够更加精准的清楚高度的距离。3.其次,在使用当中通过转动拧盖,使轴承当中的空心柱转动,因为空心柱内部分布有与螺纹柱相吻合的螺纹,并且且空心柱与螺纹柱相对应,所以在转动空心柱的时候,依靠空心柱内部的螺纹和螺纹柱上的螺纹,让螺纹柱在空心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该羽毛球网的高度能够得到调节,并且在该羽毛球网收纳起来后,可以通过连接座下的轮子,使人员在移动该羽毛球网的时候更加方便,因为轮子与矩形槽数量相同,而轮子直径小于矩形槽的长度,所以当底板与连接座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后,进而将轮子通过矩形槽接触地面来作为支撑体,实现该羽毛球网的平移效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B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底板;2-螺纹柱;3-矩形槽;4-连接座;5-连接槽;6-圆柱;7-支撑杆;8-连接杆;9-套杆;10-活动杆;11-隔离网;12-轴承;13-空心柱;14-拧盖;15-轮子;16-螺钉;17-螺帽;18-手拧钉;19-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包括底板1和连接座4,连接座4安装在底板1上方,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至少四根螺纹柱2,且底板1上端中部开有至少四个与其为一体的矩形槽3,连接座4上下两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2,且连接座4上下两端两两轴承12之间均安装有空心柱13,空心柱13上端固定连接有拧盖14,且连接座4下端并位于矩形槽3正上方活动连接有轮子15,空心柱13内部分布有与螺纹柱2相吻合的螺纹,且空心柱13与螺纹柱2相对应,轮子15与矩形槽3数量相同,且轮子15直径小于矩形槽3的长度,通过转动拧盖14,使轴承12当中的空心柱13转动,再依靠空心柱13内部的螺纹和螺纹柱2上的螺纹,让螺纹柱2随着螺纹的纹路在空心柱1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底板1与连接座4的距离产生变化,达到该羽毛球网的高度调节,并且当该羽毛球网收纳起来之后,可以通过连接座4下的轮子15,使人员在移动该羽毛球网的时候更加方便,因为当底板1与连接座4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之后,能够将轮子15通过矩形槽3接触地面来作为支撑体,实现该羽毛球网的平移效果;连接座4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9,且套杆9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拧钉18,套杆9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圆孔19,手拧钉18与圆孔19位置相对应卡接,且圆孔19之间的距离为1cm,依靠套杆9和活动杆10能够让该羽毛球网分为两块,使隔离网11的重力效果得到减少,便能够缓减隔离网11的下坠现象,并且通过活动杆10中的圆孔19来调节隔离网11的水平高度,再通过圆孔19之间的距离更加精准和清楚知道隔离网11高度的距离;连接座4上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槽5,且连接槽5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6,圆柱6外表面套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上端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和支撑杆7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螺钉16,且螺钉16后端转动连接有螺帽17,先通过打开支撑杆7,使该种羽毛球网的隔离网11能够舒展开,因为支撑杆7上固定着连接杆8,而在连接杆8与活动杆10的之间有着隔离网11,当支撑杆7在圆柱6上转动的时候,同时再依靠支撑杆7与连接杆8连接处的螺钉16与螺帽17相互配合,来达到固定该羽毛球网的隔离网11位置,而且需要收纳起来的时候,与上述反之,先将螺钉16和螺帽17拧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包括底板(1)和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安装在底板(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至少四根螺纹柱(2),且底板(1)上端中部开有至少四个与其为一体的矩形槽(3),所述连接座(4)上下两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2),且连接座(4)上下两端两两轴承(12)之间均安装有空心柱(13),所述空心柱(13)上端固定连接有拧盖(14),且连接座(4)下端并位于矩形槽(3)正上方活动连接有轮子(15);所述连接座(4)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9),且套杆(9)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拧钉(18),所述套杆(9)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圆孔(19);所述连接座(4)上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槽(5),且连接槽(5)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6),所述圆柱(6)外表面套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上端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和支撑杆(7)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螺钉(16),且螺钉(16)后端转动连接有螺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带有固定杆的羽毛球网,包括底板(1)和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安装在底板(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至少四根螺纹柱(2),且底板(1)上端中部开有至少四个与其为一体的矩形槽(3),所述连接座(4)上下两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2),且连接座(4)上下两端两两轴承(12)之间均安装有空心柱(13),所述空心柱(13)上端固定连接有拧盖(14),且连接座(4)下端并位于矩形槽(3)正上方活动连接有轮子(15);所述连接座(4)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9),且套杆(9)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拧钉(18),所述套杆(9)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圆孔(19);所述连接座(4)上端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槽(5),且连接槽(5)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6),所述圆柱(6)外表面套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上端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和支撑杆(7)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螺钉(16),且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沈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