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会媛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1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所述雾化器本体的前表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且雾化器本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顶端盖设有顶盖,所述雾化器本体的侧壁底端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且出药管的端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出药管的一端安装有雾化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块、束管槽和绕管杆的配合,在不使用该雾化器时,可将导管卡设进其中一个束管槽内,然后绕过绕管杆,再卡设进另一束管槽内即可,能够稳定地将导管固定在雾化器本体外壁上,避免了雾化面罩容易滑落而造成污染和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效果好的医疗器械更新推出,在治疗小儿内科的疾病时,经常会用到雾化器,雾化器能够将药剂雾化,喷入到小儿口中,从呼吸道吸入体内,吸收效果好,能够起到良好的疗效,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等疾病,是儿科中主要的医疗辅助工具。在专利号为CN201710172201.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小儿内科智能雾化器,该专利中描述到“通过雾量调节按钮控制气体的流速,避免小儿吸入过多,造成伤害,同时医护人员可以观察显示屏上的数据,随时知道雾化器使用情况”,但是该专利中的雾化器未设置有效固定导管的结构,在不使用该雾化器时,连接雾化面罩的导管难以稳定在雾化器本体上,雾化面罩容易滑落造成污染,此外,传统雾化器未设置搅拌结构,常在外部混合好,再将其倒入雾化器内部进行雾化,容易造成药液的洒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本体(1),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前表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且雾化器本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料斗(3),所述加料斗(3)的顶端盖设有顶盖(4),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侧壁底端连接有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上安装有电磁阀(8),且出药管(7)的端部连接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远离出药管(7)的一端安装有雾化面罩(12),所述雾化器本体(1)侧壁且位于出药管(7)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外表壁对称开设有与导管(11)相适配的束管槽(17),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有绕管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本体(1),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前表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且雾化器本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料斗(3),所述加料斗(3)的顶端盖设有顶盖(4),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侧壁底端连接有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上安装有电磁阀(8),且出药管(7)的端部连接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远离出药管(7)的一端安装有雾化面罩(12),所述雾化器本体(1)侧壁且位于出药管(7)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外表壁对称开设有与导管(11)相适配的束管槽(17),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有绕管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下表壁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底端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外表壁对称安装有搅拌叶片(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防呛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1)的底端对称连接有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媛
申请(专利权)人:刘会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