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普外科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灌肠分为大容量灌肠和小容量灌肠,灌肠时一般通过灌肠筒与肛门的高度差来控制流速,现有的方法是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但是输液架一般高度不方便调节,不能很好的控制灌肠时的流速,另一方面,灌肠时需要往肛管上抹油来润滑肛管,以免伤及肠道内壁,但是在插入肛管之前需要排气,医护人员手上沾油后进行灌肠容易打滑,影响护理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灌肠时流速不方便调节,及排气时容易粘油影响后续操作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方向的灌肠筒,灌肠筒前端设有底板,底板右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块,灌肠筒前端设有矩形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包括上下方向的灌肠筒(1),其特征在于,灌肠筒(1)前端设有底板(2),底板(2)右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块(3),灌肠筒(1)前端设有矩形盒(4),矩形盒(4)内转动连接有转环(5),转环(5)上固定连接有拉绳(6),拉绳(6)自由端贯穿矩形盒(4)且与灌肠筒(1)后端固定连接,拉绳(6)位于限位块(3)的左侧,底板(2)上设有可与限位块(3)配合且挤压拉绳(6)的限位板(7),灌肠筒(1)下端设有导管(8),导管(8)自由端外缘面上套装有肛管(9),肛管(9)外侧同轴设有上下贯通的半腰形筒(10),半腰形筒(10)右侧壁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圆槽(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包括上下方向的灌肠筒(1),其特征在于,灌肠筒(1)前端设有底板(2),底板(2)右端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块(3),灌肠筒(1)前端设有矩形盒(4),矩形盒(4)内转动连接有转环(5),转环(5)上固定连接有拉绳(6),拉绳(6)自由端贯穿矩形盒(4)且与灌肠筒(1)后端固定连接,拉绳(6)位于限位块(3)的左侧,底板(2)上设有可与限位块(3)配合且挤压拉绳(6)的限位板(7),灌肠筒(1)下端设有导管(8),导管(8)自由端外缘面上套装有肛管(9),肛管(9)外侧同轴设有上下贯通的半腰形筒(10),半腰形筒(10)右侧壁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圆槽(11),圆槽(11)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块(12),转块(12)套装在肛管(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肠胃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后的U形板(13),底板(2)上端铰接有倒L形的连板(14),连板(14)右端与限位板(7)铰接连接,连板(14)左端铰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