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7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主体包括腔室,主体的壁部设置有通风区域;送风装置,与通风区域相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扰流装置,设于腔室内,扰流装置与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由通风区域进入腔室的风可驱动扰流装置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烹饪器具,主体包括腔室和与腔室连通的通风区域,进而送风装置可以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可以在腔室内形成热风式烘烤,并且,腔室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与通风区域相对,在送风装置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的同时,可以驱动扰流装置进行扰流,进而使得腔室内的气流快速的全方位流动,使得腔室内的温度场分布的更均匀,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热风烤箱通常是由顶部或侧部的一个通风区域向腔室内输送风,而这样的放置易造成风力的集中,导致腔室内的温度不均匀,局部温度较高,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主体包括腔室,主体的壁部设置有通风区域;送风装置,与通风区域相对应设置,用于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扰流装置,设于腔室内,扰流装置与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由通风区域进入腔室的风可驱动扰流装置运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主体、送风装置和扰流装置,其中,主体包括腔室和与腔室连通的通风区域,进而送风装置可以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可以在腔室内形成热风式烘烤,并且,腔室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与通风区域相对,在送风装置通过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的同时,可以驱动扰流装置进行扰流,进而使得腔室内的气流快速的全方位流动,使得腔室内的温度场分布的更均匀,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扰流装置包括:第一风扇,位于腔室内;连接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与第一风扇相连接,第二转动部与主体或送风装置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扰流装置包括第一风扇和连接件,其中,第一风扇位于腔室内,并可在腔室内转动,并且,连接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可相对转动,第一转动部与第一风扇相连接,第二转动部与主体相连接,或与送风装置相连接,进而在通风区域向腔室内送风时,风会经过第一风扇,进而驱动第一风扇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风扇可以进行扰流,扰动腔室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得腔室内的温度场更均匀,并且,利用通风区域进风带动第一风扇转动,实现扰流的方式,结构简单,且扰流效果佳,并且,无需其他动力件也可以具有较好的扰流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风扇包括:框架,与第一转动部相连接;至少一个扇叶,设于框架。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扇包括框架和至少一个扇叶,进而利用框架和第一连接框相连接,提升第一风扇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风扇脱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框架包括:第一连接框,与连接件相连接;第二连接框,位于第一连接框的外侧,与扇叶相连接;多个支撑部,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框架包括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之间的多个支撑部,其中,第二连接框位于第一连接框的外侧,即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而多个支撑部相间隔地连接在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之间,从而在框架上形成通风口,进而在气流驱动第一风扇旋转时,也会通过通风口进入腔室内,不会由于第一风扇的遮挡而影响进入腔室内的气流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扇叶的至少部分为迎风面,迎风面与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相对于由通风区域到腔室的进风方向,迎风面倾斜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扇叶的至少部分设置为迎风面,由通风区域进入的气流吹向迎风面,并且,第一风扇设置在腔室内,因此,通风区域到腔室的进风方向相当于通风区域向第一风扇的气流方向,而迎风面的倾斜设置,在通风区域进入的气流作用在迎风面后,受倾斜的力影响,第一风扇将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风扇的驱动,迎风面的设置使得第一风扇可以受到较大的驱动力,进而提升第一风扇的转动速度,同时,倾斜的设置迎风面也便于气流通过迎风面后进入腔室内,使得腔室内的温度场更均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相对于由通风区域到腔室的进风方向,迎风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对于由通风区域向第一风扇的气流方向的进风方向,迎风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进而在保证第一风扇具有足够的驱动力的情况下,还保证了气流作用在第一风扇后继续在腔室内流动,进一步提升了对气流的利用率,提升了腔室内的温度场的均匀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迎风面为以下至少一种结构:平面结构、曲面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迎风面可以是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具体地,迎风面具有平直的表面,或迎风面具有凸起的表面或凹陷的表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扇叶的延伸方向,扇叶的至少部分为弯曲结构,或扇叶的至少部分为直型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扇叶可以是直型结构的扇叶,即扇叶整体沿以直线延伸,或者扇叶可以是弯曲结构的扇叶,即扇叶整体沿以曲线延伸。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扇叶包括:根部,与框架相连接;身部,与根部相连接,身部相对于根部扭转设置,迎风面设于身部。在该技术方案中,扇叶包括根部和身部,根部连接在框架和身部之间,并且,身部相对于根部扭转设置,迎风面设置在身部,从而确保了迎风面的倾斜设置的情况,并且,扭转的结构可以使得避免根部也倾斜设置,从而可以降低框架的厚度,节约用量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风扇以通风区域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转动,通风区域的轮廓到所通风区域的中心的最大距离为A,至少一个扇叶背离框架的一端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小于A。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扇相对于通风区域而言,可以覆盖整个通风区域,从而提升第一风扇的扰流效果,并且,由通风区域进入腔室内的气流,全部经过第一风扇,全部被第一风扇扰动,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风扇的扰流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风区域包括:多个通孔,由通风区域进入腔室的风可驱动扰流装置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风区域包括有多个通孔,进而可以形成多处的进风效果,并且,多处进风的同时,降低了腔室与外界的连通面积,从而提升了腔室的保温性,提升烹饪速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送风装置包括:导风罩,设于主体,罩设在通风区域处;驱动件,设于导风罩,驱动件包括驱动轴;第二风扇,位于导风罩和主体之间,第二风扇与驱动轴相连接,其中,驱动轴伸入腔室,扰流装置与驱动轴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送风装置包括导风罩、驱动件和第二风扇,导风罩罩设在主体上,并且,将至少部分通风区域和第二风扇罩设在内,从而降低第二风扇产生的气流的溢出,确保进入腔室内的气流量,并且,第一风扇也连接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轴,可以确保第一风扇对气流的影响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主体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位于通风区域,扰流装置与连接轴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上设置有连接轴,扰流装置与连接轴相连接,进而实现扰流装置对腔室内气流的扰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装置,设于主体,位于腔室内。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进而利用加热装置在腔室内进行烹饪。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腔室,所述主体的壁部设置有通风区域;/n送风装置,与所述通风区域相对应设置,用于通过所述通风区域向所述腔室内送风;/n扰流装置,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扰流装置与所述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由所述通风区域进入所述腔室的风可驱动所述扰流装置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腔室,所述主体的壁部设置有通风区域;
送风装置,与所述通风区域相对应设置,用于通过所述通风区域向所述腔室内送风;
扰流装置,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扰流装置与所述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由所述通风区域进入所述腔室的风可驱动所述扰流装置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包括:
第一风扇,位于所述腔室内;
连接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风扇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主体或所述送风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包括:
框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连接;
至少一个扇叶,设于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第一连接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第二连接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外侧,与所述扇叶相连接;
多个支撑部,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框和所述第二连接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的至少部分为迎风面,所述迎风面与所述通风区域对应设置,相对于由所述通风区域到所述腔室的进风方向,所述迎风面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由所述通风区域到所述腔室的进风方向,所述迎风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迎风面为以下至少一种结构:平面结构、曲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