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包括用于吸脂的针管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固定基座、转动基座以及套管,固定基座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基座固定于皮肤上的肤贴,固定基座的顶端与转动基座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基座的顶端一体式连接有半圆片,所述套管为两端开口结构,套管铰接于转动基座上,针管插设于套管内,套管的顶端与半圆片的边缘相切,所述半圆片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与固定基座之间夹角度数的第一刻度线,针管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伸入吸脂切口内长度的第二刻度线,未使用时,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套管的顶端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控制针管伸入的深度,提高吸脂的准确性,提高吸脂效果且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
本技术涉及吸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
技术介绍
吸脂是利用器械通过皮肤小切口伸入皮下脂肪层将脂肪碎块吸出以达到吸收脂肪的目的方法,适用于体态整形。FSE分层吸脂是将脂肪分成深层及浅层进行抽吸,深层存在较多的脂肪,于深层出吸脂,能起到塑形的作用,浅层仅存在少量脂肪,针对浅层吸脂,能起到肌肤平整和紧致的作用。FSE分层吸脂主要在浅深两层之间进行,在浅层脂肪吸脂时,医生要注意厚度的把握,不能伤及皮下固有脂肪层组织,以免破坏真皮下血管网以及出现术后形态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外观,但同时又要注意控制层次,不能吸得过深,因为吸脂过深很可能导致肌肉膨出与肌肉粘连,患者术后走路时会出现牵拉凹陷畸形以及疼痛感。另外,人体内的一些重要的感觉神经和大血管虽然位于深层脂肪之下,但有部分的感觉神经会穿过脂肪层,术中一旦受到损伤,可能会造成暂时性的感觉缺失,尽管损伤会随着患者的术后恢复而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吸脂深度且操作方便的FSE分层定位吸脂针。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包括用于吸脂的针管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固定基座、转动基座以及套管,固定基座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基座固定于皮肤上的肤贴,固定基座的顶端与转动基座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基座的顶端一体式连接有半圆片,所述套管为两端开口结构,套管铰接于转动基座上,针管插设于套管内,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第一穿孔,转动基座开设有第二穿孔,套管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一穿孔以使得套管的底端位于固定基座的下方,套管的顶端与半圆片的边缘相切,所述半圆片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与固定基座之间夹角度数的第一刻度线,针管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伸入吸脂切口内长度的第二刻度线,未使用时,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套管的顶端齐平。在使用时,当针管推入完成后,读取此时半圆片上针管与固定基座之间的夹角度数以及针管上针管伸入长度的度数,根据正弦公式可以得出针管伸入吸脂切口的深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圆片有两个,两个半圆片以转动基座的中心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平行设置于转动基座上,使得转动基座转动后依然能够读取半圆片上的刻度,且套管转动于半圆片之间,利于提高套管的转动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管上设有用于指示第一刻度线上刻度的指示线,方便半圆片上刻度的快速读取,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穿孔为圆柱形,避免转动基座转动后套管转动受阻,第二穿孔为方柱形,利于提高套管转动的稳定性,避免套管不稳导致度数有误,从而影响手术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管的底端和套管的底端均为半球面状,降低吸脂切口内针管和套管在伸入过程中造成的损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通过半圆片上的第一刻度线以及针管上的第二刻度线获取相应的数值,从而得到针管伸入吸脂切口的深度数据,利于知晓针管的吸脂深度,以便根据吸脂需求进行深度调整,达到控制针管吸脂深度的目的,提高吸脂位置的准确性,利于吸脂手术的进行且提高吸脂手术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固定基座、转动基座以及套管三者的配合,实现了针管在水平方向上360°转动的活动范围以及在竖直方向上180°转动的活动范围,操作方便且满足了使用者对不同吸脂角度的需求,利于吸脂手术的进行,提高吸脂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针管,11-第二刻度线,12-指示线,2-定位模块,21-固定基座,211-肤贴,212-第一穿孔,22-转动基座,221-半圆片,2211-第一刻度线,222-第二穿孔,23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包括用于吸脂的针管1和定位模块2,所述定位模块2包括固定基座21、转动基座22以及套管23,固定基座21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基座21固定于皮肤上的肤贴211,固定基座21的顶端与转动基座22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基座22的顶端一体式连接有半圆片221,所述套管23为两端开口结构,套管23铰接于转动基座22上,针管1插设于套管23内,所述固定基座21开设有第一穿孔212,转动基座22开设有第二穿孔222,套管23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二穿孔222、第一穿孔212以使得套管23的底端位于固定基座21的下方,套管23的顶端与半圆片221的边缘相切,所述半圆片221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1与固定基座21之间夹角度数的第一刻度线2211,针管1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1伸入吸脂切口内长度的第二刻度线11,未使用时,第二刻度线11的零刻度线与套管23的顶端齐平,所述半圆片221有两个,两个半圆片221以转动基座2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平行设置于转动基座22上,所述针管1上设有用于指示第一刻度线2211上刻度的指示线12,所述第一穿孔212为圆柱形,第二穿孔222为方柱形,所述针管1的底端和套管23的底端均为半球面状。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套管沿吸脂切口插入,通过肤贴将固定基座固定于皮肤表面;步骤二:根据吸脂角度的需求转动转动基座和套管,并将针管伸入;步骤三:分别读取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上的刻度,并根据正弦公式得出针管伸入的深度;步骤四:根据吸脂的位置调整针管伸入的长度来改变针管伸入的深度;步骤五:进行吸脂操作。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脂的针管(1)和定位模块(2),所述定位模块(2)包括固定基座(21)、转动基座(22)以及套管(23),固定基座(21)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基座(21)固定于皮肤上的肤贴(211),固定基座(21)的顶端与转动基座(22)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基座(22)的顶端一体式连接有半圆片(221),所述套管(23)为两端开口结构,套管(23)铰接于转动基座(22)上,针管(1)插设于套管(23)内,所述固定基座(21)开设有第一穿孔(212),转动基座(22)开设有第二穿孔(222),套管(23)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二穿孔(222)、第一穿孔(212)以使得套管(23)的底端位于固定基座(21)的下方,套管(23)的顶端与半圆片(221)的边缘相切,所述半圆片(221)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1)与固定基座(21)之间夹角度数的第一刻度线(2211),针管(1)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1)伸入吸脂切口内长度的第二刻度线(11),未使用时,第二刻度线(11)的零刻度线与套管(23)的顶端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SE分层定位吸脂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脂的针管(1)和定位模块(2),所述定位模块(2)包括固定基座(21)、转动基座(22)以及套管(23),固定基座(21)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基座(21)固定于皮肤上的肤贴(211),固定基座(21)的顶端与转动基座(22)的底端转动连接,转动基座(22)的顶端一体式连接有半圆片(221),所述套管(23)为两端开口结构,套管(23)铰接于转动基座(22)上,针管(1)插设于套管(23)内,所述固定基座(21)开设有第一穿孔(212),转动基座(22)开设有第二穿孔(222),套管(23)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二穿孔(222)、第一穿孔(212)以使得套管(23)的底端位于固定基座(21)的下方,套管(23)的顶端与半圆片(221)的边缘相切,所述半圆片(221)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管(1)与固定基座(21)之间夹角度数的第一刻度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夏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