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惠森专利>正文

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4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5
一种置于承载人肩膀的儿童座椅(30),其具有托架(31),座子(32),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及束带181(181a,181b)。托架(31)具有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311(311L,311R)和一个竖托(312)。座子(32)连接托架(31)。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各连接有一脚踝束带153(153L,153R)。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连接于竖托(312)前测。束带181(181a,181b)连接竖托(312)。所述儿童座椅通过托架(31)的横搭311L和311R分别搭在承载人的双肩之上,并由束带181(181a,181b)系于承载人的躯干。儿童坐于座子(32)内,双脚分别蹬在左脚蹬(151)右脚蹬(152)之上,儿童的脚踝被脚踝束带153(153L,153R)固定。本儿童座椅(30)满足了儿童稳定,舒适的乘坐,同时也解放了承载人的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以肩膀承载方式的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人在使用肩膀直接承载儿童时,儿童由左右大腿搭在承载人的两侧肩膀上。由于儿童的重心在承载人的肩膀后侧,并且悬空,承载人需要双手把握住儿童,使得儿童不至于后倾。因此承载人的双手被束缚住了,不利于承载人自身的平衡。另外肩膀与儿童接触面小,使得儿童的乘坐舒适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肩膀直接承载儿童时,承载人的双手被束缚和儿童乘坐舒适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放承载人的双手,并提高儿童舒适性的儿童座椅。为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在于,它是具有托架和座子的儿童座椅。所述托架具有前后向延伸的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和至少一个上下延伸的竖托,所述竖托的上端和所述横搭的前端连接。所述托架通过左右两个横搭连接座子。所述托架的竖托连接至少一副束带。所述束带可沿竖托上下方向调节位置。所述托架的前部具有左脚蹬和右脚蹬,脚蹬具有脚踝束带,脚蹬沿竖托上下方向可调节位置。通过本儿童座椅,儿童可以坐于座子里。本儿童座椅的左右两个脚蹬支撑儿童的双脚,左右两个脚蹬上的脚踝束带分别固定儿童的左右脚踝。托架的两个横搭支撑于承载人的两侧肩膀之上,束带将儿童座椅与承载人的躯干相连。通过本儿童座椅,解放了承载人的双手,也满足了儿童乘员的舒适和稳定的乘坐。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脚蹬与竖托连接示意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束带与竖托连接示意图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与承载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0具有托架11。托架11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111(111L,111R)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竖托112(112L,112R)。左右一对横搭111的前端和左右一对竖托112的上端分别连接固定。具体为:左侧横搭111L的前端与左侧竖托112L的上端连接固定,右侧横搭111R的前端与右侧竖托112R的上端连接固定。竖托112L和竖托112R的上部通过一连接杆113连接。横搭的下方连接有弹性垫(未图示)。在左右一对竖托112L和112R沿上下方向各自设置有一列连接孔。托架11的横搭111L和111R分别搭在承载人的左右两侧肩膀。竖托112L和112R置于承载者的前侧。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肩膀儿童座椅10具有座子12。座子12具有椅座121和靠背圈122。椅座121的后部及两侧与靠背圈122的下端相连。座子12具有座垫(未图示)。椅座121的底部固定连接左右一对锁紧环123(123L,123R)。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儿童座椅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左侧横搭111L穿过锁紧环123L。锁紧环123L的上侧与椅座121固定连接。锁紧环123L下侧设置有开口,并具有向外的凸沿,凸沿上有连接孔,连接孔穿有螺栓,螺栓带有螺母。通过螺栓螺母的旋紧以收紧锁紧环123L,从而将横搭111L与椅座121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右侧锁紧环123R固定连接于椅座121的右侧。通过锁紧环123R,使得椅座121和右侧横搭111R得以连接,连接方式与左侧锁紧环123L连接椅座121及左侧横搭111L的方式相同。通过与椅座121的下底部的左右一对锁紧环123L和123R的收紧,使得座子12与托架11的横搭111L和111R形成连接。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具有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上分别连接有一脚踝束带153(153L,153R)。脚踝束带153L或153R的两头可连接,优选地采用粘扣连接的方式。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的各自上部具有两个安装孔。如图3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脚蹬与竖托连接示意图。左脚蹬151的连接孔与左侧竖托112L连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并通过与竖托112L左侧上下方向不同孔的对应,以调节左脚蹬151相对左侧竖托112L的上下不同连接位置。如图1所示,右脚蹬152与右侧竖托112R的连接与左脚蹬151与左侧竖托112L的连接方式相同。右脚蹬152的连接孔与右侧竖托112R连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并通过与竖托112R右侧上下方向不同孔的对应,以调节右脚蹬152相对右侧竖托112R上下方向的不同连接位置。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肩膀座椅,还具有两副束带181(181a,181b)。束带181a和181b各具有一个带扣1812及左右一对连接环1811(1811L,1811R)。每个带扣1812与一副束带181相连。通过带扣1812可调节束带181的作用段的长度。如图4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束带与竖托连接示意图。束带181a穿过右侧连接环1811R。连接环1811R还具有锁头(未标注),锁头上有螺纹,连接环1811R的锁头与托架的右侧竖托112R连接孔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通过连接环1811R相对竖托112R上下方向不同孔的对应,以调节连接环1811R的上下不同位置,从而调节束带181a相对竖托112R的上下不同连接位置。左侧连接环1811L与左侧竖托112L的连接方式与右侧连接环1811R与右侧竖托112R的连接方式相同。如图1所示,束带181b与竖托112的连接及上下位置调节与束带181a与竖托112的连接及调节方式相同。上下两副束带181a和181b把儿童座椅10束在承载人躯干。总之,儿童座椅10通过托架11的左右两个横搭111L和111R分别搭在承载者的左右两侧肩膀,以及束带181把托架11束在承载人的躯干,从而形成了其与承载者的连接。儿童可乘坐于座子12内,左右脚分别蹬在左脚蹬151和右脚蹬152之上,儿童的脚踝由脚蹬151和152上的一对脚踝束带153L和153R分别扣紧固定。[第2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30,对于其和第1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0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其说明根据需要描述。第2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30具有托架31。托架31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311(311L,311R)和一个竖托312。左右一对横搭311L和311R的前端向下圆滑延伸至竖托312的上端并与竖托312连接为一体。横搭的下方连接有弹性垫(未图示)。竖托312的中部镂空。竖托312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列连接孔。如图5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肩膀儿童座椅30具有座子32。座子32具有椅座321和靠背圈122。椅座321的后部及两侧与靠背圈122的下端相连。座子32具有座垫(未图示)。椅座321的前部与托架31的左右一对横搭311L和311R的后部连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座椅,具有座子和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前后向延伸的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和至少一个上下延伸的竖托,所述竖托的上端和所述横搭的前端连接,所述托架通过左右两个横搭连接座子,所述竖托的前方设置有左右一对脚蹬,脚蹬上连接有脚踝束带,所述竖托的后部连接有至少一副束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座椅,具有座子和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前后向延伸的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和至少一个上下延伸的竖托,所述竖托的上端和所述横搭的前端连接,所述托架通过左右两个横搭连接座子,所述竖托的前方设置有左右一对脚蹬,脚蹬上连接有脚踝束带,所述竖托的后部连接有至少一副束带。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由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和左右一对竖托构成,并且左右一对横搭的前端与左右一对竖托的上端分别相连,左右一对竖托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由左右隔开的一对横搭和一个竖托构成,并且左右一对横搭的前端与竖托的上端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森
申请(专利权)人:杨惠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